第八章 开发区征地纠纷引省报暗访 大开发 (第4/7页)
城关镇副镇长也带着村干部过来了。
对峙到傍晚,村民们才陆续散去。新管会侯卫东、张劲、章湘渝、城关镇书记、公安局商游都被叫到了县委,副书记季海洋、纪委书记钱治国、高副县长参加了会议。
季海洋主持会议,道:“侯主任,为什么不约束干部?现在有六个村民在医院里躺着,更多村民还准备到沙州市政府,是怎么搞的?”
侯卫东此时已经搞清楚事情的原委,他理了理思路,道:“今天到新管会办公室来的人都是粟家村的村民,他们是为土地款而来。”
季海洋追问道:“占了土地,就要付土地款,财政这么紧张,也保证了这土地款,你们为什么没有发下去?”
“土地款严格按照县里标准赔偿,一分都不少,只是村民们要价太高,拒不接受。”侯卫东自嘲道,“我们正在修安置房,还没有进行强拆,村民反而先闹了起来。”
纪委书记钱治国皱着眉头道:“做工作要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村民也是通情达理的,不要动不动就搞强拆。”
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是依靠土地吃饭的社会,所以土地问题向来是大问题,打土豪分田地,这事激励了成千上万的农民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赴后继。到会的领导大多有丰富的经验,心里很清楚:“益杨要发展就必须要征用土地,而发展的代价部分地让村民承担了,这是每天都在全国各地上演的故事。”
侯卫东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快速兑现,尽量减少环节中存在的腐败,把这些钱一分不漏地交给村民。
村民对这些钱并不满意。一来,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以后,必须如城市居民一样面对着市场的竞争,失去土地的恐惧,让他们尽量想多要一些钱,有了钱,日子就要好过一些;二来,钱是政府的钱,会哭的孩子总是多一点奶,而且传统习惯是法不责众,所以他们就选择了聚众闹事,在一次次聚众闹事中,他们切切实实地尝到了甜头。
侯卫东作为新管会一把手,想得最多的就是土地问题,对新管会土地现状了解得极为清楚。当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钱治国批评工作不细致时,他只能暗自在心中苦笑:“这是利益之争,村民为了生存,岂能轻易就范。”
心里虽然有不同意见,侯卫东还是首先做了自我批评:“我向县委、县政府作检查,由于工作不细致,造成了村民对新管会的围攻。回去以后,我们一定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尽量将事情处理好。”
季海洋在一旁道:“事情已经发生了,先别忙着检查。易中成伤势如何?”
侯卫东道:“脱离危险了,现在住院治疗观察。县医院还住着六名村民,易院长给我打了电话,这些村民都没有带钱来,问我们如何处理?”
高副县长接口道:“村民情绪激动,我们要做好引导工作,不能激化矛盾。让府办给医院打电话,让他们先医治,把钱挂在账上,如果伤势不严重的,尽快让他们出院。”
开了一个多小时的会,事情还是落在了新管会和城关镇头上。城关镇镇长是瘦高的老耿,名字姓耿,性情却让人琢磨不透,出门之际,他愁眉苦脸地道:“侯主任,农村工作不好做。现在农民是大爷,干部是孙子,每年为了农业税、提留统筹,我伤透了脑筋,干部们装够了孙子。我最希望新管会和开发区使劲扩张,把土地全部消化了,到时我只管城里事,少了这些麻烦。”
侯卫东道:“耿镇长,新管会的事情还要请你多多支持,村民不听新管会的,镇里说的话比我们管用。”
老耿道:“我派麻镇长过来,他带了一个工作组,完全听你调遣。我等一会儿就让他到新管会办公室。”
“谢谢支持,耿镇长。”侯卫东对于耿镇长派的人并不满意。麻镇长就是那位前来劝架的副镇长,他到了新管会以后,只是站在一边看着,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侯卫东对他挺有意见,此时老耿问起,他并不好多说。
等车开出了县委大院,侯卫东对王兵道:“到安置房去。”
安置房在新管会西南面,有七幢楼房,对益杨来说规模也不算小,此事一直由张劲副主任负责,侯卫东没有太重视。
到了现场,天已黑了,孤灯照着冷清的工地,除了一幢楼上有零散的几个工人在走来走去,其他的六幢楼都安静如烂尾楼。看到这个情景,他心里着急,就给张劲打了电话:“张主任,我在安置房这边,怎么只有一幢楼在开工,怎么回事?”
新管会办公室亮着不少灯,多数人都没有下班。张劲此时正在与麻兵副镇长虚与委蛇,两人曾在一个镇里工作过,关系还不错。张劲深知其性格,平时夸夸其谈还是不错,上了酒桌语言更是丰富,却不是一个干实事的人,当初他当书记时,就多次批评过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