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7/8页)

相比之下,要在这个社会上混,是不能被人骂做叛徒的。叛徒是什么?过去说叛徒就是不耻于人类的臭狗屎。所以中国人对日本鬼子痛恨七分,却对汉奸痛恨十分,所以那些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军人,一旦被敌方俘虏过,哪怕你没有做过半件有损民族利益的事,但回到我方阵营后,也得接受一次次残酷的审查,被看做是叛徒,一辈子抬不起头,连子孙后代都受到牵连。叛徒是什么?是忘恩负义失贞变节的人。中国人崇尚知恩图报,不管这恩是合法不合法,合理不合理:一般的报还不行,要涌泉相报。沈天涯不知自己在欧阳鸿和傅尚良的授意下,贷给东方公司两百万元,算不算涌泉相报,但他知道如果自己供出欧阳鸿和傅尚良,那就跟叛徒没有两样了,就是臭狗屎一堆了。

因此沈天涯不说出欧阳鸿和傅尚良的名字,并不是想维护这两个人,是不愿意自己做臭狗屎。不过从瞿处长的口气中,沈天涯已经听出来,他们现在还没有抓住什么把柄,否则他沈天涯就不会坐在廉政办,而到了检察院了。沈天涯的判断没错,瞿处长从厕所里或者说是从领导那里回来后,没再追问沈天涯,让他出了廉政办。

回到财政局,沈天涯和罗小扇见了一面,罗小扇告诉他,她也被纪委叫去问了话。沈天涯问她老实交代了没有,罗小扇说:“我有什么可交代的?我又没有拿一分钱。”沈天涯说:“既然没拿一分钱,又还有什么不可说的?”罗小扇说:“我说了,他们做纪检工作的岂不没事可做了?想找人谈两次话,就轻轻松松把案子办了,就轻轻松松按比咧拿提成,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两人会心一笑。沈天涯很感激罗小扇,是她的督促,他们才及时把那十四万元妥善处理掉了,而没留下后患。只是罗小扇想立即离开昌都市,怕是不那么容易了。沈天涯说:“你的调动恐怕要受影响了。”罗小扇笑道:“影响就影响吧,我本来并不想急着走,这不正好有了一个借口了?”沈天涯说:“照你这么说,坏事还真变成了好事。”

话虽然说得轻松,但沈天涯总觉得这事来得有些蹊跷。财政局贷出去的周转金好几个亿,相当一部分属违规贷款,到期没法收回来,成了呆账和烂账,没有人过问半句,贷给东方公司的钱也就两百万,不算少,也算不上多,而且贷出去不到一年,离还款期还有两年多,就有人盯上了,绝不是说有人怀疑这是违规贷款和有人得了好处这么简单,肯定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沈天涯把自己这些疑虑跟罗小扇一说,罗小扇就笑道:“这是明摆着的,还用得着你怀疑么?原因也好找,不是有人瞄准了你这个预算处长的位置,就是有人看着傅尚良甚至欧阳鸿坐在台上不舒服,暂时又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达到目的,想从这件事上打开缺口。”

沈天涯也曾有过罗小扇这个猜想,这件事究竟跟他们这几个人都有关系,只是沈天涯一时不敢肯定就是这么回事。他说:“要搬倒我这个小小预算处长当然容易,可傅尚良特别是欧阳鸿并不是一般角色,是那么容易搬倒的么?”罗小扇说:“这也是说不清楚的,要么这笔贷款早不查晚不查,偏偏欧阳鸿出了国才来查?”沈天涯说:“是呀,欧阳鸿如果没出国,只拨给他一个电话,审计也好,纪检也好,早就撤兵了。”

两个人越分析越像是这么回事,意识到这件事此时还仅仅是个开头。罗小扇还断言,有关方面即将对东方公司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孙总非脱一层皮不可了。沈天涯说:“你这么肯定?”罗小扇说:“这样的事见得多了,他们办案就是这么步步为营的。”

罗小扇还打开包,拿出一样东西塞到了沈天涯手里。沈天涯笑道:“是支票吧?”罗小扇说:“这可比支票还重要哟。”沈天涯拿起一看,是那次从楠木村带回来的那十四万元的收据的复印件说:“你这是什么意思?”罗小扇说:“你拿着有用。”

罗小扇的话很快就得到了印证,不久检察院正式以违规经营,扰乱市场秩序和向政府官员行贿涉嫌犯罪,对孙总提起公诉。因为孙总是人大代表,又报请人大常委会同意,才把他弄了进去。同时被弄进去的,还有跟此事有关的两位副总和余从容。

人只要进了那样的地方,他们总有办法让你开口的。据说孙总和他的副手们只抗拒了两天,第三天就什么都说了。有了他们的招供,下一步检察院就是按图索骥了,立即把傅尚良、沈天涯和罗小扇喊到了检察院。

沈天涯是那天早上出了门,准备去上班时,被检察院的人堵在宿舍楼前带上车的。出门前沈天涯无意间看了一下手机画面,正是四月一日。愚人节。沈天涯不免想起去年的愚人节来,那天他收到好几则短信,其中有一则是关于马如龙得病的,虽经易水寒的提醒,他放弃了幻想,但最后那则短信却还是被印证了,他从此开始角逐预算处长,几经周折,终于如愿以偿,笑在了后头。沈天涯意识到今年的今天怕是不会有人给他发短信了,因为东方公司的事已经闹得满城风雨,大家正忙着看他这个预算处长的热闹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