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8页)
这两种兵器相互补充,化学大大增强了炸弹的威力,又提供了威力更大的毒气,甚至,细菌学给我们带来了更可怕的生物武器。试想一下:一个国家,用细菌学家来让敌国暴发疫情,而本国却不感染,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这样,空军就不单单是用炸弹对敌国领土进行轰炸,还可以投掷化学炸弹、生物炸弹来彻底摧毁整个敌国。
我们回顾一下这些新型武器,就会注意到,一战的经验只是个起点,而且很快就会被淘汰。它不能作为国防的基石,我们必须着眼于未来。
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我们今后要使用的这些新型武器,恰恰就是德国被迫使用的。协约国强迫德国解除武装,废除常备军,但问题是:它会就此安分守己地接受这种劣势地位吗?它不会迫于需要去寻求新武器来代替现在禁止它使用的旧武器,用它来复仇吗?我们必须看到,德国在化学—细菌学和机械学这两个学科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了。这个苗头说明,德国人肯定会以他们的严谨态度来研究这些新式兵器。由于德国人肯定会在地下实验室秘密进行这项工作,那些外国的裁军监督人员,也必将是白费力气。
我们姑且不管德国人做了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那些新式兵器的价值,我们是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的,我们也不能否定它们在国防中的利用价值,我们要客观地评价这些兵器的作用,就必须彻底地了解它的利用价值,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
新的可能
只要人类还是被束缚在地球表面上,就必须要习惯地球表面的条件。战争需要军队进行广阔运动,决定战斗的关键,就是地形。坎坷的路面,各种障碍物,都会给固态物体的运动造成困难。所以最快的运动方式就是,采用阻力最小的路线,当然,在艰苦地区就只有通过费时费力的劳动去克服障碍。一切道路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容易通过的、难以通过的和无法通过的。
而海洋则恰恰相反,海平面到处都一样,到处都可以自由航行。但事实上却不太可能,因为有海岸线的限制,除非你在同一海岸线航行,或者按照外国人规行的航线航行。
战争是两个或以上敌对势力的冲突,某一方企图占领一部分地球,另一方则反抗这种占领,双方在必要时动用武力,战争就爆发了。
主动攻击的一方,当然最希望沿最少抵抗、路况最好的路线前进。防守方则是沿敌人前进方向进行阻挡,为了更加方便地阻挡敌军,它肯定要充分利用对自己有利的地形,或者在最难行军的路上部署部队。这种天然形成的障碍物是无法改变的,地球上各区域的自然条件也是固定不变的,于是,富饶肥沃的地方就会引起别人的贪欲,这样,有些地方注定就是修罗屠场。
既然战争只能在地球表面上进行,部队就只好沿着既定路线行军作战。为了取得胜利,或者为了夺取引起贪欲的土地,就必须突破对方的防线并且打败它。因为现代战争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力量,要保证自己不受侵略,随着战争持续,交战双方甚至多方,就要将部队不断延伸下去,直到像一战那样,战线实际上已经蔓延到整个战场,这样就把各方军队的所有道路都给堵死了。
在大后方或者地面武器的最大射程之外,身为后方的平民,他们并不直接接触战争。由于敌人并不能威胁到这个距离以外的人民,所以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改变。
战场是有严格作战半径的,部队和平民之间有很明显的差异。为了让平民适应战时需要,国家仅仅对他们稍加组织而已。甚至说,在军事法庭上,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是有严格区分的。所以,虽然一战很明显地影响了很多国家,但实际上却没多少人真正参战。大部分人其实仍然在和平安全的情况下上班,为少部分人提供战争用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如果不能突破敌军防线,就无法进一步进入敌人的领土。
不过这种情况已经成为历史,空军可以绕过敌人的防线,直接攻击敌人的大后方。
飞机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它可以短期内在任何地方往返飞行。对此,地球表面的人和物品是无能为力的,一个平面设备,将无法阻挡一个三维立体的武器,以前那些影响战争特性的因素都已经失效。
由于出现了飞机这种新式武器,作战范围就不再仅仅是地面火炮的最远射程,而是交战双方整个陆地和海洋范围。安全区将不复存在,作战单位也不仅仅是战斗人员了,整个国家都变成了战场,所有人员都成了战斗人员,所有人在空袭中都将暴露无遗。军人和平民无法区分,陆地和海洋上的防御设施再也无法保护大后方,甚至陆军和海军的胜利也不能阻止本国遭遇敌军空袭,除非可以占领敌国,破坏敌军的航空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