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共和国的末日:一九三一-一九三三年(第9/21页)
巴本的第一个行动是履行施莱彻尔与希特勒的协议。六月四日,他解散了国会,决定在七月三十一日举行新选举。在多疑的纳粹党催促了几次后,他在六月十五日取消了对冲锋队的禁令。接着马上发生了甚至德国在过去也从未有过的一阵政治暴行和谋杀的浪潮。冲锋队员涌到街上去寻衅闹事,他们的挑战常常受到应战,特别是受到共产党的应战。仅仅在普鲁士一邦,从六月一日到二十日,街头就发生了四百六十一起斗殴,死了八十二人,重伤四百人。在七月间,在殴斗中死亡的共有八十六人,其中三十八人是纳粹党人,三十人是共产党人。七月十日星期日这一天,街头被殴致死者有十八人,下一个星期日,纳粹党人在警察保护下,在汉堡工人阶级郊区阿尔托那举行游行,当时被打死的有十九人,受伤的二百八十五人。内战越来越恶化,各方面都要求男爵内阁设法制止这场内战。除了纳粹党和共产党以外,所有各党派都要求政府采取行动来恢复秩序。
对此,巴本做了两件事情作为答复。他禁止各党派在七月三十一日选举前十四天内举行游行。其次,他采取了一个步骤,其目的不仅要抚慰纳粹党人,而且要摧毁民主共和国残余的支柱之一。他在七月二十日撤除了普鲁士政府,自任为普鲁士国家长官。这是走向他企图在整个德国建立的那种极权主义政府的一个大胆步骤。巴本的借口是,阿尔托那暴乱证明普鲁士政府无力维持治安。他并且根据施莱彻尔临时拼凑的「证据」,指责普鲁士当局与共产党人共谋。当社会民主党的部长们表示除非使用武力就拒绝离职的时候,巴本就很乐意地使用了武力。
柏林宣布了戒严令,当地的国防军司令冯·伦斯德将军派了一个中尉和十几个士兵,去进行了一些必要的逮捕。这件事情没有逃过取得联邦政权的右派人物的注意,也没有逃过希特勒的注意。现在已不再有必要担心左派势力或者甚至民主的中间派势力会对推翻民主制度的尝试进行认真的抵抗了。一九二○年时,一次总罢工曾拯救了共和国,使之免于推翻。现在工会领袖和社会民主党人中间又讨论了这样一种措施,但是结果却认为太危险而被放弃了。因此,巴本把合乎宪法的普鲁士政府撤换以后,给魏玛共和国的棺材又钉上了一个钉子。而这一次只用了一个班的士兵就做到了——他就是这样吹嘘的。
至于希特勒和他的助手们,决心要推翻的不仅是共和国,而且还有巴本和他的男爵们。戈培尔在他六月五日的日记中表示了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尽早同这个资产阶级过渡政府脱离关系。」巴本在六月九日第一次会见希特勒,当时这个纳粹党领袖告诉他:「我认为你的内阁只是一种暂时的解决办法,我将继续努力使我的党成为全国最大的政党。到了那个时候,总理一职就非我莫属了。」
七月三十一日的国会选举是德国在五个月以内举行的第三次全国性选举。但是纳粹党人非但对这种紧张的竞选活动一点也不感到厌倦,反而比往常更加狂热和卖力地投了进去。尽管希特勒向兴登堡保证,纳粹党将支持巴本政府,戈培尔却对内政部长进行了尖锐的攻击,而且早在七月九日,希特勒就去见了施莱彻尔,对政府的各项政策表示极为不满。从希特勒公开出现场合的群众人数来看,显然,纳粹党的势力有了增长。在七月二十七日那天,他就在勃兰登堡向六万人讲了话,接着在波茨坦向几乎同样多的人讲了话,晚上又在柏林格鲁纳瓦尔德大运动场向十二万人讲了话,场外还有十万人从扩音器听了他的讲话。
在七月三十一日的选举中,国家社会党取得了大胜,一共获得一千三百七十四.五万张选票,在国会中占二百三十席,轻而易举地成了国会中的第一大党,虽然在六百零八个席位的国会中,仍远远不足构成多数。社会民主党无疑是由于他们的领袖在普鲁士的胆小怕事的表现,丧失了十个席位,只有一百三十三个席位。工人阶级转向共产党一边,他们增加了十二个席位,在国会中共占八十九个席位,成了第三大党。天主教中央党也稍许增加了力量,从六十八个席位增加到七十三个席位,但其他中产阶级政党,甚至休根堡的德意志民族党——在选举中支持巴本的唯一政党——却居极少数地位。显然,除了天主教徒以外,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都转向了纳粹党。
八月二日,希特勒在慕尼黑附近的特格恩西湖同他党内的领袖们开会,估计他的胜利,自从两年前上一次国会选举以来,国家社会党增加了七百万张选票,在国会中的代表从一百零七人增加到二百三十人。而如果从一九二八年选举开始计算,这四年来纳粹党的选票增加了一三○○万张左右。但是要取得政权所必需的多数,希特勒还是没有得到。他在全部票数中只赢得了三十七%。大多数德国人仍旧反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