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感念深情(第3/14页)

听此言而遥想当年情形,你我若有情,泪水总会潸然而下。

这一生,物是人非,岂止竹林!有多少欢乐和悲伤的泪水,浸透在苍茫命运的征途中。

白首同归

孙秀既恨石崇不与绿珠,又憾潘岳昔遇之不以礼。后秀为中书令,岳省内见之,因唤曰:“孙令,忆畴昔周旋不?”秀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于是始知必不免。后收石崇、欧阳坚石,同日收岳。石先送市,亦不相知。潘后至,石谓潘曰:“安仁!卿亦复尔邪?”潘曰:“可谓‘白首同所归’。”晋惠帝永康元年即公元4世纪的第一年公元300年,洛阳发生了大事变:

一月,专政的贾后在族人贾谧支持下,诱贾的好友、诗人潘岳参与机密,废黜了聪明的太子司马遹。被封为赵王的司马懿第九子司马伦,在谋主孙秀的怂恿下,趁机发动政变,诛杀了贾后集团,并斩杀大臣张华、裴,掌握了朝廷大权。

几天后,已被任命为中书令的新贵孙秀的手下出现在洛阳郊野的金谷园前,向当年斗富的大臣石崇索要他身边最美艳的歌女绿珠。此时,因受贾谧牵扯,石崇被免官赋闲。

那一刻,石崇想必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当时,石崇在园中,“方登凉台,临清流,妇人侍侧”。

来人说讨要歌女,石崇面无表情地“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说:“选吧。”

来人笑道:“孙大人指名要君侯家的绿珠,不知道是哪位?”

石崇勃然大怒,说:“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

来人又笑道:“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三思。”

石崇说:“不。”

来人出而又返,石崇依旧不许。这是当年斗富的石崇吗?

孙秀得报后大怒,遂向赵王司马伦献谗言,立即诛杀石崇。

孙秀?一个不知怎么就从底层爬上来的寒门人物,对名士们有着无法言说的自卑与仇恨,因为他一度想跟他们交往,但终不被待见乃至于被轻慢。比如,跟潘岳。

潘岳,字安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与另一位文学家陆机齐名,同为西晋文宗,所作《悼亡诗》《闲居赋》《秋兴赋》深切感人。

这不算什么。

即使没有这些诗文,潘岳依旧能被历史记住。因为他长得太漂亮了。

貌比潘安,后来成了形容一个人俊美的固定用语。关于潘岳,有这样一个记载:“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说的是,潘岳妙有姿容,风神秀异,少时到洛阳郊野游玩,被姑娘们遇到,莫不手拉着手把他包围起来。姑娘们、少妇们乃至老太婆,都是如此迷恋潘岳之貌,若其乘车出游,则往其车中投掷水果,苹果、橘子、香蕉和鸭梨,外加猕猴桃。

可以想象,如果潘岳家里没有水果了,他坐着车在洛阳转一圈就可以了。

与此相反,相貌奇丑的左思,一圈转下来,基本上就被姑娘们厌恶的唾沫星子淹没了。

只说潘岳,人漂亮,诗歌和文章也漂亮,但仕途生涯却不漂亮,甚至一无是处。他每每依附在别人的羽翼下。贾后执政,他又为贾谧文学集团“二十四友”之首。当时,他是没办法看上寒微又猥琐的孙秀的。而现在,作为赵王司马伦的谋主,孙秀成了整个洛阳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有一天,在中书省官邸,潘岳看到他,慌忙从身后跑了几步,追上来,讨好道:“孙令!孙令!还记得我们以前的交往吗?”

孙秀疾步不停,并不回头,只是扔下一句话:“那些情景,一直在我心里,哪有一天能忘记!”

潘岳遂止,愣了一会儿,自知身死难免。除想起自己曾歧视过孙秀外,他又想起在贾谧的诱使下,曾参与废黜太子一事,不仅虚汗满面。

而石崇,打发走孙秀的手下后,怅然若失。

石崇有个外甥,叫欧阳建,因作《言尽意论》而在玄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担心舅舅的处境,于是跟潘岳互通消息,想请淮南王司马允和齐王司马冏起兵,事不成,欧阳建立即被收捕,随后孙秀亦将石崇下狱。

在被拘捕前,石崇看着绿珠说:“祸由君起,奈何?”

这里面没抱怨,只是无奈。

绿珠最终也没有负了石崇:“妾当效死君前,不令贼人得逞。”遂一跃而起,坠下金谷园中的高楼,仿佛暮春时节的落英。

石崇走上洛阳法场的那一天,洛阳的美男子潘岳也被捕了。

潘岳在洛阳东市临刑时,围观的市民中,那些当年往潘岳车中扔水果以表达爱慕之情的姑娘们,都老了吧。这一年,潘岳已经五十三岁了。他的头发已经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