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双雄会(第5/19页)

这似乎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事,但是,尔朱家族的剧情,又怎会如此平顺呢?

闰三月二十六日,尔朱兆率先发动攻击,率轻骑三千人,夜袭邺城,一路直抵西门,但由于高欢戒备森严,不克而返。

闰三月二十八日,高欢将军队转移到韩陵。此时,高欢布了一个奇怪的阵法,他设了一个圆阵,又把牛驴拴在一起,放在来时的路上,阻塞通道,断了军队的归路。以少敌多,以弱敌强,这是惯常的套路,兵法上称为“置之死地而后生”,项羽的巨鹿之战,韩信的井陉之战,都有类似的安排。

尔朱兆远远的望见了高欢,他的小火山立即爆发,他大声斥责高欢:“你这混蛋,我对你那么信任,你居然背叛我!”

高欢回答:“我效忠你,是为了保护皇家,但是现在天子(元子攸)在何处?”

尔朱兆说:“永安(元子攸的年号)害死天柱,我不过为叔父报仇。”

高欢反唇相讥:“当年我亲自听过天柱讲出他的谋反计划,当时你也在场,天柱如何冤枉?君杀臣,天经地义,如何谈得上报仇?今天我们之间恩断义绝!”

口水仗打完了,赢家是……高欢!太没悬念了。

接下来,就是真格的了。尔朱兆亲自带军出击,冲向高欢的中央军团,高欢毕竟人马不多,渐渐显出颓势;此时,右翼军团的高岳(高欢堂弟)见势不妙,亲率五百骑兵迎头痛击尔朱兆;别将斛斯敦,则集结败退的部卒,包抄尔朱兆的身后;左翼军团高敖曹率一千骑兵腰击尔朱兆部;本来人数众多的尔朱兆,居然被为数甚少的高欢部团团包围……

尔朱兆大败。

大败之后,“反骨一号”贺拔胜也就临阵倒戈,投降了高欢。

大败的尔朱兆,对着身旁的慕容绍宗哀声叹气:“悔不该当初啊!”当即,便要抛下主力,率轻骑西奔晋阳。慕容绍宗此时下令军旗突然反转,指向敌阵,战斗号角齐鸣,开始收容散退士卒,待大军集结后,方才从容西撤。

于是,尔朱兆返回了晋阳,尔朱仲远撤回了东郡,尔朱度律和尔朱天光撤向洛阳,而京城留守尔朱彦伯听闻此报,慌了手脚,当即便要去驻守黄河大桥,被尔朱世隆阻止。

接下来,该由谁表演了呢?当然是反骨二号斛斯椿!

斛斯椿当即便召集贾显度和贾显智,说不趁早动手,我们将死无葬身之地,于是,在桑树下结盟,三人率部加速前进,西返洛阳。此时,尔朱世隆正令阳叔渊飞奔而回,收容败退士卒。斛斯椿抵达北中城下,阳叔渊不让进。

斛斯椿随机应变,编了一套谎,说:“尔朱天光的部队都是西部人,到洛阳后准备大肆劫掠,强行迁都长安呢!赶紧让我进城,早作准备。”

阳叔渊不知是计,竟认为情况紧急,于是便让斛斯椿进了城。

然后,阳叔渊就发现上当了。进城之后的斛斯椿立即控制了黄河大桥,并搜捕尔朱家族的党羽,大肆屠杀。尔朱天光和尔朱度律回到城外,听说发生变故,便要立即攻城,无奈天降大雨,部卒劳苦,竟然无法射箭,无奈之下,只能向西遁逃,逃到雷波津时,二人被生擒,押送斛斯椿。悲催的尔朱世隆和尔朱彦伯,也一并倒了大霉,他们很快就被生擒,然后被砍了头。于是,斛斯椿将尔朱世隆和尔朱彦伯的人头,尔朱天光和尔朱度律,都交给了高欢。

四月八日,尔主帮的部将侯景投降高欢。

好吧,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宇文泰吧。

在高欢如日中天之时,宇文泰身处何地呢?此时的宇文泰,当然还远不能跟高欢相提并论,他还只是贺拔岳手下的部将呢。

宇文泰的政治生涯跟高欢颇为类似,他出身在武川镇,在六镇起义后,跟随父亲宇文肱加入了鲜于修礼的起义军,宇文肱随后阵亡,鲜于修礼失败,于是宇文泰又加入了葛荣的起义军,最后,投降了尔朱荣。

尔朱荣见到高欢时,没有把他放心上,但是,见到宇文泰的情况却大不一样,他一眼就看出了宇文兄弟非池中之物,于是,便找了个借口,干掉了宇文泰三哥宇文洛生,此后还觉不安,便想斩草除根,连宇文泰一块干掉。

宇文泰此时慷慨陈词,申辩宇文家的冤屈,最后,居然把尔朱荣给说感动了,于是便赦免了宇文泰,甚至,还对他格外尊重。

尔朱家族有两件事是毋庸置疑的,一是尔朱荣的眼光,二是尔朱兆的智商。尔朱荣第一眼就看上了宇文泰,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宇文泰很强。

宇文泰投降尔朱荣后,参与了讨伐元颢的战役,也正是在这次战役里,他投入了如今的上司贺拔岳的麾下,成为了他的部将。

不久后,万俟丑奴在关中叛乱,尔朱荣便命贺拔岳去征讨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