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不眠之夜!(三)(第3/5页)
“牛渚军各军士听着,枯羊反叛伍帅,欲投靠周军谋取富贵,你等亦欲跟随耶?!”
“什么?大帅反叛伍衡欲投靠周国?”
“枯羊大帅欲投靠周军?”
“怎么可能?!”
城下牛渚军士卒们的士气大为动荡,毕竟他们先前只是听从将领们的命令,却不知真正的事实,如今听说他们的主帅枯羊反叛太平军第四代总帅伍衡是为了投靠周国而谋求富贵,很大一部分人因此而心生迷茫。
[终于发生了,最糟糕的事……]
枯羊再次皱紧了双眉。
虽说他早就清楚,一旦他令麾下牛渚军士卒反叛的真相被其所知,无论他在牛渚军享有何等的威望,不难猜测将会有很大一批士卒放弃抵抗,毕竟在许许多多的牛渚军士卒眼里,他们依然还是一名太平军士卒。
果不其然,枯羊的不详预感验证了,在无数太平军将士的口诛声中,牛渚军士卒的意志动摇了,一部分士卒在前者的呵斥下纷纷放下了手中的兵器,而大多数士卒则依然还在太平军的信念以及他们主帅枯羊两者间摇摆不定。虽然暂时还未做出选择,但不可否认,他们对太平军的抵抗变弱了许多。
也正是因为这样,枯羊麾下部将徐常陷入了苦战,因为越来越多的牛渚军士卒选择了放弃抵抗本来同属一支的太平军,不参与枯羊反叛伍衡投靠周军的行径。
“大……大帅……”一名千人将颤抖着劝道,“撤吧?敌……敌军太多了,若是继续再纠缠下去,我军恐怕要全军覆没在此……”
“撤?往哪撤?”依旧凝视着城内的乱战,枯羊漫不经心地问道。
“可以撤到城外啊!”那名千人将抱了抱拳,急切说道,“城门已开启,吊桥也已放下,我军可以安然撤出广陵,不必再与其厮杀……”
“……”瞥了一眼那名千人将,枯羊默然不语。
对,他牛渚军还有退路,因为南城门眼下已全然落入了他枯羊手中,城门已开启,吊桥也已放下,只要他枯羊下令全军撤退,自然而然可以避免全军覆没的惨事。
但是,在此之后呢?
南城门会再次落入伍衡的手中,一旦其关闭城门,使得周军无法进入城中,那么,这场厮杀又将要持续多久?
十日?
二十日?
一月?
三月?
而这期间,又将有多少无辜性命被牵连其中?
[所谓的兵灾……呐!]
深吸一口气,枯羊仰头望着夜空,耳畔不自觉又回荡起姐夫谢安的劝告。
是啊,卫绉、魏虎、王亮……
起初或许枯羊不甚察觉,可当那些身边的人陆陆续续死在这场兵灾中时,他这才意识到兵祸的可怕。
枯羊四下望着,望着城上城下无数尸体。那些尸体,有太平军士卒,也有他牛渚军士卒。
倘若没有这场兵祸,这些人是否能活得好好的?
枯羊的心中充满了悲伤。
他再次体会到,姐夫谢安对他所说的那些话的正确性。
[宽恕,只要能放下曾经的仇恨,何以会活不下去?至少三顿都能吃饱,不是么?]
曾经的枯羊觉得这句话十分可笑,但是眼下,他却觉得这句话确实有它的道理。
为了生计铤而走险,谓之悲壮;为了仇恨铤而走险,谓之悲哀!
明明能活下去的,只要放下曾经的仇恨,明明能在大周的治下活地好好的,毕竟大周也并非是什么腐败的朝廷,朝中也并非是奸臣、小人当道,为何要为了三十年前的恩怨而令江南再度陷入兵祸之中,叫数以万计、数以十万的无辜之人深陷这个泥潭而无法抽身呢?
枯羊暗自叹了口气,或许他之前对反叛伍衡一事多少心中还有些内疚,可眼下瞧着这满地的尸体,他却迫切希望这场浩劫能够早日结束,叫整个江南再度恢复曾经的安定与祥和。
[逝者归于土,太平军又何如?]
枯羊忽然想起了前几日见南唐十三殿下刘言时,刘言喃喃自语时所说的那句话。
确实,太平军作为南唐故人怨恨大周的凝聚,作为旧时代的遗留,同样不应该继续留在世上……
岁月流逝、朝代更替,这本来就是必然,再者,南唐真的就有像众太平军士卒所传言的那般美好么?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因为拥有,所以不屑一顾。
[呵!]缓缓睁开双目,枯羊深深吸了口气,沉声说道,“守!守到周军来援!——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南城门安然无恙交割到周军手中!”
说罢,枯羊抄起兵刃步下了城楼,身为一军主帅的他,竟亲自加入了混战。
[结束吧,让这场其实已持续了整整二十余年的动乱……]
枯羊握紧了手中兵刃,一剑将一名杀向他的太平军将领斩落马下。
“大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