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李治的秘密(第2/2页)
一个九岁的孩子怎么能承受这人世间莫大的痛苦?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长孙皇后的早逝,使李治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某种障碍,从而使他的性格稍微缺少些自信与决断!
我想,后来李治深切眷恋着比他大四岁的武则天,除了武则天主动投怀送抱之外,事实上最关键的是李治具有恋母情节!
长孙皇后去逝后,李治最初一直和妹妹晋阳公主住在一起,兄妹二人关系极好,但晋阳公主不久后因病不幸夭折,所以对李治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可能对李治性格也有间接的影响。
当然,性格只是一种对行为的倾向性归纳,并不能代表人这一辈子行为方式不会产生变化,事实证明,后来的李治,在某些时刻的确也表现出了与他早期“宽仁孝友”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但不能否认早期的李治性格的确是柔弱的。
从贞观十年到贞观十七年这七年间,总体来看,李治的生活平淡而安逸,甚至有些孤独,他既不像李承乾那样自甘堕落,也不像李泰那样积极争储,这不能不说与他的性格有关,李治似乎依然扮演着被人遗忘的角色,当然他并不反感这种角色,他明白此时的朝廷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而如果自己深陷其中,凭借自己的能力估计十有八九会成为牺牲品,所以李治躲避着一切,他只想安安静静的生活,做一个“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的好人。
然而,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李治的想法过于天真了,他的嫡子身份决定在贞观十七年的这场政治地震中,他是不可能置身事外的,他可以不去和别人一争高下,但是他不能阻止别人把自己当成竞争对手。
李泰恰恰就是这样想的。
在面对比自己小九岁的弟弟时,李泰表现的实在过于强势!
而李泰最终的失败,就是此时埋下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