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的东西之争(第3/7页)
杨秀清在侯谦芳调唆下,派人到韦昌辉那儿道:“希望借一下名妓红鸾。”
韦昌辉顶了一句:“那把侯姬也借给我们用一用吧!”
这话激怒了东王。韦昌辉明白,杨秀清一旦发怒将会多么可怕,东王府里,士兵动员,并放出话来要袭击北王府。韦昌辉心里清楚,这绝不是一般的恫吓。
“那家伙会发疯的,太危险了!”韦昌辉咬牙强忍着。
北王府派出急使,送上红鸾,东王府这才解除紧急状态。
“红鸾去了东王府,再也没有回到北王府。”谭七道。
“事情肯定还不会完!”新妹道。她在听谭七谈话时,不觉攥紧了拳头。
理文只想叹气,但他拼命忍住了。他心想:金田举兵时的激情哪儿去了?忘了根本,天国只是幻梦一场啊!
争夺女人,争夺物品,丝绸供不应求。
“主要是人手不够,昼夜开工,还是赶不上,需要更多的人。”
吴蔚堂对所有来定货的人都是这么说的。天王府、东王府、北王府和翼王府的定货,吴蔚堂都只能给一半或七成。
“可以大批增加人手。”东王这么一说,吴蔚堂立即给织营增加了大批人员。
“城卫对采购盘查太严!”
吴蔚堂向东王这么一诉苦,杨秀清立即通知城卫:“凡持盖有织营总制公章文书者,可自由出入城门。”
吴蔚堂原是清朝官商。官商的工作可以说就是笼络人。他可以随意摆布那些老奸巨猾的官吏,毫无免疫力和经验的太平天国领导人更是由他任意操纵。吴蔚堂虽是一介商人,却是个大大的野心家。若在平时,他的野心是当个大富豪,执企业界之牛耳,但现在机会来了,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拥护清朝制度的人感到太平军占领南京是一种灾难,吴蔚堂想把灾难变为福祉。他认为这些家伙不会长久的。过去人们认为,凡军队都要杀人放火、奸淫掠夺,而太平天国的军队却丝毫没有这些恶习,在一般老百姓之间,早就流传着他们是个近于奇迹的圣人君子集团,所以悄悄地对他们寄予着希望。但是,吴蔚堂当上织营总制后,看到了太平天国背后的阴暗面,或者说,他只看阴暗面。
最高领导人们竞尚奢侈,像细菌般逐渐腐蚀了下级,王府里负责筹办物资的人,为从织营获得更多绸缎,甚至向织营总制吴蔚堂行贿。物资筹办工作做得好,相当于是负责人立了功,就可以得到提拔。工作好不好,跟其他王府一比较就可以明白,所以不仅是上层,连下级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这是一种充满物质欲望的竞争,掺杂着阴谋诡计。这一切,吴蔚堂一清二楚。太平天国自身腐败,且为清军所包围,所以吴蔚堂认为,这个政权寿命不会长久。
当一个政权即将崩溃,若有人能加速它的崩溃,那就立了大功。吴蔚堂暗怀野心,想在打倒太平天国上立下功勋。他从杨秀清那儿获得了可以自由用人的权限。只要他在文书上盖上总制大印,其他机关就再也不能插手干涉。
太平天国的原则是男女平等,这看似对妇女有利,但有时其实对妇女反而更苛刻,例如,女人必须和男人一起劳动。贵族妇女不习惯劳动,从事体力活儿简直要她们的命。
“让你们家的女子到织营劳动吧,这样就可以不必挑土、挖沟了。”吴蔚堂去了南京第一流的名门家中这样劝说,对那些家族而言,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
“要想让织营的人员录用放宽一些,得向东王府意思意思啊。”吴蔚堂点到为止。而事实上,大批金钱就这么落入了吴蔚堂的私囊。
“我这完全是助人啊。这是在走独木桥,我们彼此都要暂时忍耐。”吴蔚堂放低嗓门儿、意味深长地闭着一只眼睛道。等到太平天国垮台,他就可以说,他是冒着生命危险庇护了清廷的人。通过他的关系而被录用为织营职员、免除强制劳动的人,都跟清政府关系匪浅。
“你发了大财啦,也分点给我们穷光蛋吧。”
一天,有个人来找吴蔚堂,突然这么跟他说。
“啊,张先生!”吴蔚堂吃惊地睁大双眼。
这人名叫张继赓。他为抵抗太平军,曾指挥过团练。太平军占领南京后,他偷偷逃离了南京,现在又偷偷溜了回来。像他这样的人,一旦被太平天国发现,定会被处死。他是南京头面人物,吴蔚堂当然熟悉。他出身书香门第,好虚荣,爱修饰,喜欢与江湖人士交往。现在却是织营工人打扮,穿一身邋遢的衣服。这当然是有意为之。
“怎么样?你要告密吗?”张继赓道。
“说哪里话!我可是在等着张先生回来。”
“真的?”
“当然是真的。现在最需要像张先生这样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