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3/7页)

鱼二宝应了一声,退出房去不久,两辆轿车已停在前院大门里。

周胡氏带着孙子继祖、继业上了头辆轿车,两个丫鬟和奶妈上了第二辆轿车,车夫鞭子一甩,手牵着马,慢慢出了西侧院大门。

周莹、王坚随后上马,跟在轿车后,往村外走。

轿车刚走到村中间,二十几个人跑到路两边大声说:“莹娃子,你妈走了,谁管我们呀?”

周莹忙从马鞍上跳下来也大声回答说:“我妈进县去看看建材价格,和工匠商量商量,

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回来,误不了大家修房的事。”

众人听周莹如此说,相互嘀咕着眼看着轿车出了村才散去。

轿车走出村,周莹才重新上马,冲王坚苦笑道:“当财主日子也不好过!我妈这财主更不好当,因为至今她都不知道该怎样支配自己手里的银钱。”

王坚叹了一声:“老夫人是个好人啊!”

太阳西下时,轿车停在三原县城山西街周莹住的公馆门前,周胡氏住在周莹的卧室,周继祖、周继业两兄弟住在楼下,丫鬟和老妈子则住在二楼周莹卧室隔壁。安顿下后,周莹吩咐下人们说:“老太太在县里不管说啥做啥,你们都要顺着她,千万别惹她老人家生气。”

下人们异口同声说:“少奶奶请放心。”

周胡氏洗过脸,端起茶碗时,周莹进了房门说:“妈,你先住下,我得赶回安吴堡,一安排完今秋收购棉花的事,就来陪你行吗?”

周胡氏放下茶碗说:“生意是正事,你回去吧,妈会自己照顾好自己。”

“别忘了让继祖、继业读书练字。”临走周莹又提醒说,“妈千万别娇惯他们。”

周胡氏笑道:“我会像管教你一样管教他们。”

周莹说:“真能这样,我就要念阿弥陀佛了。”

周胡氏挥挥手说:“走吧,走吧,再晚了就得走夜路,妈不放心。”

周莹没再吭声,下得楼去,和王坚一道出门上马,双腿一夹马肚走了。

两人出了城门,鞭子一挥,两匹马放开四蹄绝尘而去。

回到安吴堡已是掌灯时分,周莹一刻没停,伏在桌上,一口气写了五封信函,命王坚交给信差们连夜送去,然后才问丫鬟明儿:“红玉下午可来过?”

明儿回答说:“红玉把少奶奶绣的小孩肚兜拿走了。”

周莹说:“她若生下一个胖小子,我就认她娃为干儿子。”

明儿笑道:“我回头对红玉说,让她争争气,一定要生个儿子,认给少奶奶。”

周莹一挥手说:“想是想,若天下的事都心想事成了,哪里还能见到唉声叹气的人!”

三秦的商人做买卖,跑生意,明清间在全国有名有地位的是党、王、庞、吴、姚等家族,其中以党氏为首的秦商,曾有过名扬四海的声望和雄厚财力。被誉为“商界奇才”的党氏三门人党玉书和贾翼堂经营的“合兴发”商号,把大本营扎在唐、白河流域,在襄樊、汉口设立分号,把生意范围扩大到汉口、长沙直抵广州、佛山一带。王家则西走甘肃、新疆至西亚国家,北到俄罗斯,秦商网络笼罩了广阔地域。三秦商人以大胆、沉着、吃苦耐劳、诚信重誉闻名海内外,盛极二百年之久。清王朝中期社旗成为唐河重镇。唐、白河汇于襄樊,顺汉水而下汉口,是南北商业流通的大通道,社旗镇则是这条商业通道上的贸易中心,来自西北地区的商人车队都得在此落脚,然后把他们的货物装上船去。全盛时,合兴发店中有伙计千人以上,有庞大的船队走南闯北,并拥有南阳、唐河十万亩土地,清嘉庆皇帝曾为其御赐金匾“良田千顷”。咸丰年间,秦商进入全盛期,拥有财富富可敌国。但是,秦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也没能逃脱兴衰存亡的循环。 1796年的白莲教起义,1840年的鸦片战争,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1862年的第一次回民起义,1874年的第二次回民起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引起的动乱与战争,最终把秦商推入毁灭的境地。周莹继吴尉文后成为安吴堡主子时,秦商已日暮穷途,失去了东山再起的财力、物力基础后,小打小闹的多了,大出大进的少了;搞零售的多,做批发的少;就地打转转的多,长途贩运的少;因循守旧的多,敢为人先的少;区域性经营的多了,全国性的商业网没了。因此,被晋商们嘲笑为:“标准的月婆子坐炕,每天只要能有米汤喝、荷包蛋吃,就心满意足了!”久而久之,山西人给秦商们编了一个顺口溜:

三秦商人实本分,循规蹈矩不贪心;

左手买来右手卖,见利不过三五文;

大宗生意不敢做,小打小闹度光阴;

一片门面守十年,遇风忙着把门关;

关中千里人烟多,难见商队人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