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十五章 胜利者的规矩(第4/4页)

羊……变成狼了。五代十一国里长大的职业军人王全斌彻底冷静了下来,经过慎密思考,他作出了一个当时被全体宋军所拥护的“英明”决定。当时成都城内还有后蜀降卒二万七千余人,把他们马上骗到内外城之间的夹城之中,全都杀了……以免蜀兵里应外合。

之后蜀人就都疯了,这就是所谓“仁慈”的宋朝人……这还是人吗?!从此之后,宋人的安抚、利诱、许诺等等完全失去了功效,只剩下更加赤祼祼的刀枪厮杀你死我活。整整两年的时间,蜀中之乱才彻底地平息下去。其间真正居功至伟的,再不是以六十六天超神速破蜀的王全斌,而是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刘光义,以及曹彬。

六十六天平蜀吗?不,是整整两年!

而且由于全师雄等人绝不投降,拒绝招抚,平乱之战完全是彻底剿杀。从此以后,蜀人与宋人结下不解之仇,天府之国再不是中原皇室在危难时天然的避风港了,就在短短的十几年之后,这里再一次爆发了规模更大,让整个宋朝震惊恐惧的民众暴动。让四川真正成了宋朝人的噩梦。

当两年之后,王全斌再次回到赵匡胤的面前时,相信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钟会、邓艾,还有四十年前的郭崇韬,都是他的榜样,甚至他们的活儿干得比他利索多了,也没逃过一死。那么他呢?

赵匡胤的脸色一定是铁青的,他面前的这个浑蛋只是为了些贪婪和兽性的快感,就整整耽误了他两年的宝贵时光。其间不光是钱财和军力的浪费,而且有多少机会他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从面前溜走……西蜀不靖,他不敢在别处发力!

那么杀了他吗?朝廷公议平蜀将帅的功过,王全斌按罪当斩。但赵匡胤的决定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令王全斌退还赃物,贬其官为崇义军节度使观察留后,随州安置。其下其他有罪将官依此例降级处罚。

竟然只是相当于严重警告,留用察看。

这时有人会想,这是赵匡胤还在用人,想让王全斌再次出力吧。可是从此王全斌就在历史舞台上彻底谢幕了,杀之无助挽回什么,只能留下和李存勗等人相似的名声。这是赵匡胤从来不愿去做的。

这更是赵匡胤在两年的蜀乱期间,没有派人入蜀替换王全斌的原因。只要把事情办妥了就好,激起更大的乱子,甚至逼着王全斌在蜀中自立为王才犯不着。

好了,现在相信全天下的人都看到了,胸襟宽广的赵家天子决不会为一时之怒而杀人,更不会因为长久的怨恨失去理智。他是个善良的完人,大家可以放心大胆在他的爱护下生存。至于曾经“遗憾”过的后蜀……人生就是由遗憾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