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十章 北宋诞生记(第4/10页)

你很难说这是买一赔十,还是买十赔一……

而这些人还会不断地增加,总会有一些默默旁观,心灵手快的人要做些投机的买卖的。从此刻开始,很多意料之中,以及意料之外的事就都会统统到来。

但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导演只有一个。这个人隐身在幕后,在当时拍片的现场,你会看到他忙前忙后、无处不在,但是在事情过后,在观众们的眼睛里,在五彩斑澜,变幻莫测的银幕上,你是看不到他一点点的身影的。

因为流传下来的,给我们看的历史,已经是一部剪接完毕,变得天衣无缝,能以假乱真的成品电影了。

据说这个人叫赵普,而另外还有一个非常神秘的,当时只有二十一岁的少年,他突然出现在这段历史的夹缝里。从此之后,他就以他独特的方式,牢牢地站在了这片舞台的中心,直到最终成了千万人注目的焦点。

他的名字叫赵匡义。

导演的功力

做一个合格的导演,最起码的条件的是什么?

不好说,但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首先明白你的演员是哪个类型的,需要怎样去包装,才能达到万众瞩目、人神合一的效果。那么,赵匡胤是哪个类型的呢?

需要怎样去包装他?

难道你要召开一个万众大会,然后在会上公开宣扬赵匡胤有多么的优秀,为了光辉的明天,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只能跟着他走?

或者为了增强说服力,还要把赵匡胤和他的每一个竞争对手都来个全面比较,逐条分析,和观众们来个空前火暴的PK大讨论,把所有人都说得哑口无言,心服口服,这时他们就都会抛开一切顾虑,置身家性命于不顾,跟着赵匡胤一起造反了?

玩笑似乎开得太大了。但历史证明,这出大戏的开场,竟然比这还要幼稚。

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来了,公元960年正月初三,大军集结完毕,由爱景门出京城开封,北上迎击契丹北汉的联军。这时候,开封城里非常的安静,人们想象中的动乱并没有发生。人心,随着军队的离开,渐渐地安静下来。

但是军队里却发生了异常现象。有个人突然不走了,他停了下来,仰着头望着天,准确地说是瞪大了眼睛看着太阳,且长时间地保持着这个动作不变。

但更加奇怪的是,军队里那么多的兵头将尾,却一个个谁也不管,而且还特虔诚,特期盼地望着他,都在等着他进一步说明他都看到了什么。因为这个人实在不寻常了,他乃是后周军中著名的半仙,会看风云,学过占星,能掐会算的殿前司军校苗训苗大神仙。

只见苗大神仙聚精会神没完没了地看,谁也不敢打扰,最后来了一位同样了不起的高人,才敢向他发问——兄台,你看到了什么?

苗神仙一看,啊,原来是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忠心耿耿、老少无欺的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手下的幕僚楚昭辅楚老先生。很好,这是个可以聊一下的好朋友。于是他开金口启玉牙说出了传颂千古的一段瞎话——难道您看不见吗?请仔细看,天上此时有两个太阳,一上一下,黑光纵横,摩擦震荡,没完没了(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请问您看见了吗?

啊!我看见了!——楚昭辅瞬间爆发出了激情四溢的欢呼——真的像您所说的那样,是两个太阳啊!大家都来看,快来看啊——!不仅如此,楚昭辅的视力神经在瞬间就超越了苗大神仙,他已经进一步看到了原本处在下方的太阳,已经把上面的太阳赶跑,“一日克一日”,这个千古难得一见的神奇景观正在进行中,大家都快来看!

于是所有的人就都来看……或许那一天的太阳也非常的郁闷吧,多少年了,从来没有过这么多双眼睛一眨不眨地死盯着它老人家不放。于是很快,它就让所有人的眼睛里面暴出了无数个太阳……于是,大兵们就真的相信了苗神仙和楚先生的话。

这真的像是一场闹剧,每当我看到这里,都极度地蔑视古人的智力——包括军队里杀人不眨眼的大兵们,更包括当年的总导演赵普先生,这简直是说给幼儿园的孩子听也不见得过关的童话!

可问题是,为什么那么多的成年人都相信了?

你不能简单粗暴地归纳为一千多年前的人都极度迷信,仔细推算,赵大导演这样安排也实在是迫不得已啊。

赵匡胤不是李世民,李世民开头就是给自己的家族企业打工,到后来虽然小有波折,可是登基时也名正言顺;赵匡胤也不是郭威,郭威那时时间紧迫,生死悬于一线,不容他有什么天人合一的理论安排;赵匡胤也不是柴荣,柴荣只要够强,能把到手的宝座坐稳即可,不存在理论人文上的缺陷。而且以柴荣和王朴的硬度,人家也不屑于搞这些乱七八糟的假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