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康熙玩的是寂寞(第8/11页)
吴三桂这么做,目的只是为了断自己的后路,向康熙表白他的忠心。只因为他是汉人,所以才会做得比满人更狠更绝。
没用!那鳌拜跟了爱新觉罗家一辈子,不比吴三桂更忠心?帝王需要臣子的忠心,不单是为了享受尊荣,更主要的原因是,只有最忠心的臣子,才是最合适的对手。只有最忠心的臣子,才是帝王最适宜用来扬名立万的活靶子。
第65节:苍蝇的智慧(1)
苍蝇的智慧
吴三桂这个人,大概称得上史上最霉之倒霉蛋了。他霉就霉在一辈子也没有遇到自己的机会,始终是居于一个能力强于位置的状态中。这就好比虎落平阳、龙困沙滩,最是适合被别人选为对手进行攻击的。
最早的时候,吴三桂被李自成选中,作为自己称帝的一个活靶子,兴冲冲地带了二十万大兵,不辞劳苦地赶到山海关,去砍吴三桂。吴三桂被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投靠了清廷。但他的能力太强了,他曾经把李自成从山海关狂追回北京,又从北京把李自成狂撵到西安,再从西安一路追杀,一直追赶到武昌,生生地把个闯王李自成活活逼死。而后吴三桂进入西南,西南诸军闻风而降,没人是他的对手。如果他要不是心眼太死,老是"小富即安,安于现状",满清在中原能不能站得住脚,这是很难说的。
暴打能力强的人,足以证明你更强。而像吴三桂这样,能力超强,却又太死心眼地忠心耿耿,那就更好玩了。因为他忠心耿耿,所以不会为自己预留后路,更不会为造反提前做准备,一旦动起手来,基本上来说是有败无胜。
打!
吴三桂傻眼了,他不得不"奉旨造反"。说到"奉旨造反",吴三桂帐下有一大将王辅臣,后来升任陕西提督。这却是一个比吴三桂、鳌拜更老实,心眼更好的可怜人,他也不幸被卷入了这起群体事件之中。
王辅臣这个人心地善良,天底下打着灯笼都难找。曾经有一次,他和吴三桂的侄子吴应熊,还有几个军官,大家一起去一个姓马的总兵官那里饭局。这个马总兵有一个外号,叫马一棍。马一棍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这位马总兵是个暴脾气,但凡部属犯了错误,不论大罪小错,一律是拿大木棍一棍打死。干脆利索,童叟无欺,只一棍便取将属性命,绝不拖泥带水,故称"马一棍"。
到了马一棍的军营,王辅臣、吴应熊等兄弟们坐定,饭局这就开锅了。兄弟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其乐融融。正融融着,王辅臣端起饭碗,正要吃,嗯……夹杂在雪白的米饭当中,有一只死苍蝇。
当时王辅臣心里那个恶心啊,正想说出来,可突然一转念,不能说,这是厨子做饭注意力不集中,吊儿郎当,再加上厨房卫生不达标,结果让苍蝇混了进来。如果自己说出来的话,那马一棍一生气,铁定一棍子打死厨子,就为了自己吃一顿饭,让厨子搭进一条性命去,这个……不大妥当吧?
这样一想,王辅臣就把饭碗放下,想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把苍蝇挑出来,这事就过去了。却不承想,王辅臣身边坐着一个眼尖的军官,那厮吃着自己碗里的,盯着王辅臣碗里的,冷不丁看到王辅臣饭碗里的苍蝇,急忙提醒王辅臣:"喂,老王,你瞧瞧你的碗里有什么?一只黑又亮的苍蝇耶……"
王辅臣心里大急,生怕这个军官把事嚷嚷开,连累到厨子性命,就急忙眨眼挤眉,示意那军官小点儿声。可那军官哪考虑了这么多,他好心提醒王辅臣,却看王辅臣居然是一副为难的模样,分明是不乐意将那只苍蝇从米饭里挑出来。军官心里有气,就说道:"喂,老王,你啥意思?不会是想把苍蝇也吃了吧?"
王辅臣这时候只能是硬着头顶强撑着,曰:"咱们当兵的人,啥苦没吃过?啥罪没遭过?在战场的时候,两军相搏,血肉模糊……那节骨眼上,你连苍蝇都没得吃啊……"
那军官听得更是诧异:"如此说来,老王,你真的敢把这只苍蝇吃了?你吃,你要是敢吃的话,我输你二十两银子!"
第66节:苍蝇的智慧(2)
银子……银子不银子的,王辅臣倒也不放在心上,只是他担心再闹下去,让马一棍听到,那厨师可就没命了。为了一条人命,他只好一咬牙,端起饭碗:我吃我吃我吃吃吃……闭着眼睛,真的把苍蝇吃下去了。
为了救人一命,王辅臣心甘情愿地吞吃苍蝇,这种仁慈善良,应该感动老天了吧?
没那事,老天才不理你个槌子!
当时吴三桂的侄子吴应熊,就坐在王辅臣的边上,他眼睁睁地看着王辅臣把苍蝇吃下去,越看越恶心。心说这老王他妈的什么人啊,钱迷了心窍了?就为了二十两银子,你至于吗……厌恶之下,他拿手拍了拍王辅臣:"喂,老王,你行啊,为了二十两银子,你连苍蝇都敢吃,佩服,佩服,要是再给你二十两银子让你吃屎,你吃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