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秘的皇太极(第9/12页)
众,就是观众,就是群众。
按理来说,四巨头摆在这里,群众是没有发言权的,只需要听领导的吩咐,该举手时就举手,该闭嘴时就闭嘴,否则的话,那就会成为不明真相的群众,下场堪忧……总之,群众就是观众,观众就是看戏的,戏怎么演,你怎么看就是了,闲着没事儿你乱插什么嘴?
但一旦观众入戏,看得痴迷,成为了"看戏的傻子",那么,观众就对剧情有了决定性的影响,倘使一出戏不受群众欢迎,那演员就算是完蛋了。反之,一出戏如果受到群众的追捧,则演员必然就会大红大紫……所以现代人做事的时候,讲究一个炒作,就是替自己找些粉丝、找几个支持者来,以扩大影响。
而皇太极的做法,则是在打掉二贝勒阿敏利益集团的决议在常委会上通不过的时候,他干脆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把观众群众统统拉进剧情里来,而古往今来的群众观众,哪一个会不支持仁政?
在这个常委扩大会议上,扩大进来的群众提出了"当诛"的决定,一下子就将孤立无援的皇太极搞成了多数派。
这就是二贝勒阿敏被清理出局的历史真相了。饶是这位二贝勒杀人的时候狠辣,又怎么晓得这世上还有常委扩大会议这一说?莫名其妙地被定点清除,实属活该。
二贝勒阿敏被搞掉了,三贝勒莽古尔泰从此如坐针毡,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末日来临,他与皇太极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忽然一日,皇太极又宣布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在会议讨论的议题上,三贝勒莽古尔泰忒不像话,他在和皇太极讨论问题的时候,竟然拿刀子冲着皇太极比比画画……常委扩大会议一致决定,干掉三贝勒莽古尔泰。
现在,四巨头只剩下两巨头了,风雨欲来,代善从头顶直寒到脚心。
忽一日,皇太极又召集观众,召开并主持了常委扩大会议,大贝勒代善机智过人,立即在会议上勇做自我检讨,主动要求退出领导班子,皇太极很是诧异地看着他,本来打算好好地收拾收拾他,没想到……那就简单地把大贝勒代善的错误批评一下,罗列四大罪状,罚点小钱,轰出领导班子算了。
第33节:最成功的广告策划人
就这样,从皇太极34岁进入八和硕贝勒议制的领导班子,整整花费了五年的时间,才打掉了三大贝勒的势力,最终成功地实现了他一个人的领导。
最成功的广告策划人
打掉了三大贝勒的反动势力之后,皇太极顺利地实现了他的人生转型,从一名优秀的人民表演艺术家,转型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广告策划人,而且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广告策划人。
广告者,吆喝也;策划者,琢磨也。所以广告策划人,就是琢磨如何吆喝的人。
吆喝什么呢?将自己的观念出售给大众,就是忽悠大众都来买你的东西,如果你吆喝的成功,那么你的人生自然也就会成功;如果你吆喝不明白,无法把你自己的人生理念推销出去,那你这辈子铁定没咒念。
说到卖吆喝,皇太极堪称人类广告史上的奇才,这家伙老早就在书本中发现了另一个秘密:一句好的口号,胜过辛苦半辈子……说明白了就是干得好不如说得好,一桶汗水不如一星口水……所以皇太极将他的主要精力,转到了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来。
首先,他先修改自己的名字,改黄台吉为皇太极,虽然是同音不同字,但前后两个名字相差不可以道理计。黄台吉实在是老土了,而皇太极,则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标语口号,完全符合人类的原始认知逻辑,其特点就是,这名字只要听上一次,就一辈子也忘不了……像这样一句标语口号,在商业市场上的售价绝不会低于一千万,许多企业花了一千万,还不一定能够买得到。而皇太极居然能够琢磨出来这么一个名字,如何不让人惊讶?
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竟然能够构想出"满洲"这么一个不曾名词,在创造了"满洲"这个名词之后,他又创造了"大清"这么一个更离奇的名称。事实上,直到今天,还没有哪个历史学家能够说得清楚,这个"大清"到底是怎么琢磨出来的,而早先的努尔哈赤憋破了脑袋,也只想到把自己这一伙人命名为"大金"。所以努尔哈赤时代,就被称为后金;而皇太极时代,就称为大清了。
关于大清,历史上还有一段传说,说是努尔哈赤在早年打天下的时候,曾经被人家打得拼了老命地逃跑,当时他骑的马,就是一匹大青马,他跑啊跑,逃啊逃,最后生生把大青马给累死了。努尔哈赤很伤感,就发誓道:大青马啊大青马,你太够哥儿们意思了,等我以后创建了国家,咱们就叫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