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丧主帅退兵起风波,失夫君月英荷重任(第3/5页)
魏国将军们都猜不明白,如何最大的敌手死了,司马懿毫无半分喜色,却像是为诸葛亮扼腕叹息。
司马懿没有解释,只有他自己知道,世上最强大的对手已经不在了,他不再害怕任何人,也不再拥有了智慧对撞时的快乐。
寂寞总是属于没有对手的强者。
司马懿和诸葛亮交锋的历史结束了,另一对敌手的故事却还在继续。
魏延和杨仪分兵南归,魏延先行一步,凡所经之栈道,他全部一把火烧掉,逼得杨仪只能另选崎岖山路险行,途中二人飞檄传至成都,一日内竟发出十封加急文书,都称对方为叛逆。皇帝的面前堆了越来越多的文书,二者都言之凿凿,以己为忠,以对方为叛,皇帝难以抉择,去问蒋琬和董允等人,众人一时也委决不下。此时费祎的文书及时传到,把整个事件叙说得条理分明,皇帝和朝臣这才下了决断,得出了众口一词的结论,那便是:魏延才是真正的叛逆。
九月初,魏延行兵至南谷口,扼守险关以拒杨仪,护送灵柩的军队来到关前,杨仪并没有着急应战,却遣了王平于阵前喊话。王平当下里痛陈其词,怒叱魏延无德,丞相尸骨未寒,却自相分裂,有何面目以对丞相在天之灵?一番斥责后,再指着魏延麾下兵卒苦口婆心地劝服,说道尔等都是蜀中子弟,老母妻儿皆在蜀中,丞相在时,待尔等不薄,何必跟着魏延反逆。
魏延帐下军心登时涣散,当先便有三千士卒奔出营寨,人流一涌,跟风的心思便传染开去,短短时间内,士兵走了大半,唯剩下寥落可数的少量亲兵。魏延意识过来,那抢先逃去的正是诸葛亮遣调入他军中的三千士兵,原来他的步步经营都被诸葛亮算到了,还能拿什么去争。
他无计可施,只得率了亲兵逃离南谷关,往南而奔,跑到汉中之时,被早已受命伏击在此的马岱拦路截下,穷途末路之际防备不足,马岱一刀凌空剁砍,头颅咻地飞上了天空,最后看了一眼汉中的秋阳,滚落在浓稠的血泊中。
魏延被马岱斩杀,传首杨仪,杨仪望着那颗血肉模糊的头颅,死不瞑目地睁着直勾勾的眼睛,他一脚踏了上去,恶毒地骂道:“庸奴,还敢作恶吗?”他仰起头得意扬扬地大笑,周围的人都阵阵心寒。
铲除了敌手的杨仪自以为前途光鲜,再无任何阻拦,可是世间轮回有数,他哪里知道,他的下场竟然与魏延无贰。他自以居功至伟,恨才不能用,落于蒋琬之下,便谗言费祎,口出叛逆之语。费祎密表皇帝,皇帝勃然大怒,将杨仪贬为庶人,发配汉嘉郡。
沦为庶人的杨仪仍不服气,依然上书诽谤,言辞激切,惹了帝王狠心,传诏郡守收押,被抓的第三天,绝望的杨仪在狱中自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尚书令的费祎才体会出来,诸葛亮临终之时,让他留守军中应对萧墙祸乱的真实含义。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躺在冰冷棺椁里的那个人不能知道了,天下已没有他匆忙的身影,他亦不用再为天下负担痛苦,仅仅作为一个传奇供后人品读。
※※※
萧萧飒飒,秋雨缠缠绵绵地下了半个多月,似愁如怨,碎聒不已。天空像是塌陷下来,到处黑沉沉的,不分昼夜,只有密集的雨声响彻周遭。
黄月英轻轻关严了门窗,反身坐回床边,探了探南欸的额头,微叹了口气,把被子掖得更紧一点。
“丞相!”南欸在睡梦中惊声尖叫,双手一舞,被子被她撩到了地上,重重地砸起呛人的浮尘,她全身抽搐地坐了起来。
黄月英慌忙握住她的手,死命地压下她的疯狂举动,任她发了癔病般地乱摆乱动,用指甲狠狠地剜自己的手,长指甲在手背上划了七八道血口子,她就是不肯放手。
过了很久,南欸才缓缓平静下来,她懵懵懂懂地说:“是、是夫人……”
黄月英的神色有点疲倦,她弯下腰去捡那床被子,被褥很重,像是里面坠了块铁砣。她只好蹲下身,一寸一寸地拖起被褥,身子也在一寸寸地放低,几乎要将整个人都投下去。
南欸木木地看着黄月英:“夫人,丞相什么时候回来?”
被子提到一半停了,好像黄月英再使不出力气了,略停片刻,她呼出一口气,奋起一股力量把整床被子抱在怀里,掸着灰尘,轻悠悠地说:“他不会回来了……”
“哦……”南欸迷糊地笑了笑,无力地垂下了头,眼里却映入了一片润泽的光芒,原来是一块缺了头的白玉麒麟。她怀着惊奇伸手一抚,触手间却是凉中带暖,仿佛是刚刚浸在冰水里的烙铁。
她握起玉麒麟,手指在断裂的豁口轻轻滑过,轻微的刺痛让她微微战栗,泪水陡地涌出眼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