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霓裳曲第二十二章 玄宫(第6/7页)
李顺容点点头,“狄青,你很聪明。”
“那门内都有什么?”赵祯关心地问道。
李顺容缓缓摇头,并不言语。狄青暗自皱眉,心道赵恒的陵寝,五色绝不会是凭空设计,但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李顺容也向旁走去,说道:“这里我几年前,曾经来过一次,记得先帝的陵寝,本来在这乌门的对面。”
在这黝黑的朝天宫中,李顺容也分辨不出方向,找到了乌门后,才想到这简洁的法子。
要到对面,最快的方法当然是从石室正中穿过,李顺容下定了决心,反倒没有了丝毫犹豫,径直走过去。等路过桌椅的时候,李顺容只是在想,菩萨保佑,我终于见到了他……求你保佑他平平安安,民女虽死无憾。她一想到这里,就忍不住心情激荡,就在这时,只听狄青嗄声道:“等等!”
狄青那两个字,说得竟有些颤抖。他本来是极为胆大之人,但在这阴森的玄宫中,竟有说不出的惊怖。
李顺容一凛,止住了脚步。赵祯急道:“狄青,又怎么了?”
狄青一字字道:“李顺容,你把夜明珠给我用用。”他不知道用了多大的气力,这才压住了心中的惊惧,实在是因为他发现件极为恐怖的事情。
赵祯听狄青口气有异,揪心起来,颤声问,“狄青,你发现了什么?”
狄青只是接过夜明珠,缓缓地照在了石桌之上,那一刻,他满脸错愕惊恐。
石桌是玉石所做,色泽淡青。石桌上,只有一层浮灰。
赵祯见了,大为诧异,不解道:“狄青,你到底怎么了?”
狄青嗄声道:“你和李顺容,方才可曾碰了石桌?”
赵祯、李顺容异口同声道:“没有。”
狄青嘴角抽搐,低声道:“我记得清清楚楚,方才我只在石桌上,留下四个手指印。”
赵祯道:“那又如何?”转瞬间,他也脸色巨变,因为他已发现,石桌上除了狄青的四个手指印外,又多了一个手印!手印是三指按上留下的痕迹。
“是拇指、食指、和中指留下的印记。”狄青喃喃道,他那一刻,脸色极为难看。
那多出的手印,手指长度竟比寻常人长了半数,那绝非狄青的手印,更不是赵祯和李顺容的。赵祯手没有那么大,李顺容的手指纤细,也不会留下石桌上的那种印记。这玄宫中,竟然有第四个人,方才就在石桌上留下个手印。
狄青想到这里,已觉心寒,向赵祯望去,他已经预料到赵祯惨不忍睹的表情。赵祯果然不停地流汗,这压抑的玄宫、无尽的寂静、难言的黑暗,还有黑暗中不知是人还是幽灵的手印……
赵祯没有发狂,狄青倒有些出乎意料。他目光闪动,不经意地瞥见了李顺容的表情。李顺容表情很怪,不是惊惧,而是难以置信。她嘴唇嚅动,只是说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狄青反问道:“什么不可能?”
李顺容的话好像很正常,她不认为这玄宫会有第四人进来。但狄青总觉得,李顺容的不可能三字中,包含着鬼气森森。
李顺容浑身颤抖,突然道:“把夜明珠给我!”
狄青递过夜明珠的时候,只感觉手心已在流汗,李顺容一把抢过了夜明珠,嘶声道:“跟我来!”见赵祯浑身颤抖,迈不开步,李顺容一字字道:“圣上,这是你父亲的陵寝,就算有鬼,也要保护你。”
李顺容说罢,径直向对面的方向行去,毫无畏惧之色。赵祯被李顺容所言打动,竟跟随李顺容前行。狄青又急又惊,可见二人前去,他转瞬要没入黑暗之中,只能跟在赵祯身后。
在这里,没有光线照亮,若是踩到黑格,狄青实在不敢想象后果如何。可又有疑惑涌上脑海,那在石桌上留印的,到底是人是鬼?留印之人怎么可以在石室中任意走动?
脚步沓沓,在幽静的玄宫中,有着说不出的动人心魄。三人终于走到了对面的石壁前。
夜明珠照耀下,那道门户果然是五彩的,分金、白、黄、黑、乌五色,让人看不出门户是什么构造。五种颜色分格子交错组成,让人看一眼后,就觉得混乱不堪,头晕目眩。但珠光闪耀,那门户的五彩又开始流动,如青霄行云、夕照晚霞,转瞬让人心胸畅快。狄青不解为何一道门,竟给人如此的感觉。
李顺容摸索了半天,用力一扳,五彩门户倏然而起,露出个长长的甬道。门户开启时,无声无息。可就是这种宁静,更让人心跳不已。
甬道内,大放光明。由幽暗之地,蓦见光明,狄青吃了一惊。等定神望去,才发现甬道两侧的石壁上,每隔数丈,都有一颗夜明珠镶嵌。那夜明珠比李顺容手中的珠子还要大上半数,这甬道中,竟然有百来颗这样的夜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