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乡音无改鬓毛衰(第3/10页)
这次访谈中的有些内容,二老上次讲过,为了保持访谈记录的完整,均保留了原貌而未作删改。
1.抗战前的北京
东:(北京在1949年以前)分好几个阶段,几个阶段都不一样。民国十七年是……
定:1928年。
东:那是一个阶段,那个时候才统一。1937年是一个阶段,日本人打进来接收北京。1949年解放了,又是一个阶段。
民国十七年以前是你打进来我打出去,我打进来你打出去。东北军、西北军,这边占领北京之后没有多少天,那边打进来了,他又撤退了。军阀时代嘛。那十七年是军阀时代。您看张恨水的小说,您知道张恨水吗?
定:知道,他的小说都拍成电视剧啦。
东:他说的就是那个时代。那个时代是最烂,也是最繁荣的时代。我到这个馆子吃饭,这个馆子是四川的,这个是江苏的,浙江的,我进来一看这不对啊,翻桌子:“您写的是四川,请问,这是不是四川菜?”就那么横。分得很清楚,饭馆你不能够乱来。你说(你做的是)哪儿的菜就得是哪儿的菜,什么都是有规矩的。我是民国十二年(1923年)出生的,十七年(1928年)北伐成功,我还记得(孙中山的葬礼),出西直门到西山,那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
定:您那时候有记忆了吗?
东:有了。那会儿人带我去,我记得还背着我呢。跑到西四去啊,到西四去看,西直门过不去啊,人太多了。
定:有那么多人看给他送葬?
东:我就记得看马队、乐队,看了很久。从西直门外到西山有一个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您知道吧?
定:对,知道知道,就是碧云寺嘛。
东:他是在北京的协和医院故去的,协和医院到现在北京的东车站,北京不是东车站西车站么,东车站进不去,拆,把东车站拆了。拆了以后送上火车,以后车站再重修。
定:怎么就那么隆重啊?
东:那阵儿中国统一了,他不是总统,算是总理么。那时候推翻了袁世凯,袁世凯做了83天的皇帝。你想想,然后日本人在民国二十年,就是1931年,“满洲国”成立。所以那时候日本人很欢迎满族人到日本去。
我买了整套的老舍的文集,那都是我亲身的经历。旗人的那个穷啊,那个可怕的情景,真是那样,一点不假啊,一点不假。我小时候到亲戚朋友那儿去,真是那么可怜。清朝那会儿可以有俸啊,成立民国以后,没有粮饷啦,一垮下来,没的吃就靠卖了。那会儿北京还有打小鼓的呢,知道不知道?
定:知道知道。
东:夹着个包,打小鼓,专门收破烂。
2.关于抗日杀奸团
定:我第一次找您,听您聊您的历史的时候,您一句也没提到您参加过抗日杀奸团。
东:那您怎么听说的呢?
定:您给了我一篇文章啊。
东:那我都忘了。
定:您哪,给过我一篇文章,那文章我看了,看了之后呢,我又看了一些别的材料,我就挺好奇的。我不知道您怎么看别人写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跟您讲的是不是符合。有一个叫叶于良的……
东:是叶于良注147,干钩于。
定:您认识吗?
东:认识。我跟他在一个监狱里面啊,我们一个案子,一块儿进的监狱啊。开放以后我每次(1990年、2001年、2002年、2005年)赴京我必去天津,因天津友人多。先是住在张世一、钱宇年家,宇年、世一逝世后,我就去刘永康注148家住了。天津文史资料上有很多“抗团”的资料。
定:刘永康?
东:刘永康。我到天津就到他家住啊。
定:刘永康说,解放以后,把你们抗日杀奸团当作反动组织,又把他关了好多年。您知道这事吗?
东:我知道,都知道。他算是不错的,有大学教授的资格。他原来是外贸学院后来合并到哪个大学去了,不是南开就是天津大学。
定:那篇文章是您自己写的还是和别人一块儿写的?
东:一块儿写的。资料是几个人……当事的人都死了,上海那边的人,也死了,这边的人,也死了,比较零碎吧。叶于良还算是知道得多一点。天津的那个人资料收集得很多,没有整理。
定:叶于良讲得怎么样您觉得?
东:他讲得都对。但是我讲的有时候有保留。
定:那您保留的是什么呢?
东:……(声音低而含混)对工作里头的。有的工作我都没有讲,这也没法跟人家讲,过去那么久了……流亡学生那会儿是纯粹的抗日,中学生,还有要考大学的。从平津往西跑就是共产党,往南跑就是国民党,那时候只有抗日,无“党”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