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白水煮鸡蛋(第5/6页)

蒙武听到李牧来了,就知道朱襄要挨揍。

他其实有点心虚。

虽然南郡比起吴郡要不好管理多了。吴郡曾经是吴越核心地方,经过吴越两国多年的耕耘,民众教化程度较深,耕种经验也丰富;楚国在战国时才开始开发南郡,之后秦国与楚国大战,让楚国完全放弃了这一片地区,这里还有许多楚国附属国移民建立的部落。

但只看结果,他这个郡守没有李牧干得好是事实,所以朱襄才留下来帮他。

不过心虚归心虚,热闹还是要看的。

蒙武带着蒙恬围观李牧“暴揍”朱襄,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蒙恬看看爬上树对着李牧告饶的长平君,又看着笑得特别不怀好意的亲父,心中亲父的形象再次崩裂。

同时,蒙恬也意识到了一件事。亲父与长平君、李将军,或许真的是感情不错的友人。

“蒙武,斧头。”李牧对蒙武道。

蒙武笑道:“你还真想把朱襄拽下来揍一顿?算了吧,真让你揍,你也下不去手。朱襄,赶紧想个办法让李将军消气,否则你就在树上睡觉吧。”

“我是为了帮谁才在这里待了一个月?!”朱襄骂道,“你看热闹是不是看得很高兴?”

蒙武立刻板着脸道:“没有,我绝对没有高兴。我只是实话实说。”

朱襄骂道:“不要用我的话来气我!”

李牧冷哼:“你也知道你的话很让人生气?”

朱襄干咳一声,道:“这个……好了,我真的错了,我也和政儿一起过去。”

反正差不多这里春耕也差不多了,接下来可以交给韩非来收尾。

李牧挑眉:“这是你应该做的事。”

朱襄道:“那、那我在吴郡多当一阵子郡守?”

李牧不说话。

朱襄讪讪道:“这样,这样,我和政儿一起在吴郡当郡守,帮你好好发展一下吴郡。等农闲时候,我给你当幕僚,帮你搞后勤?”

李牧这才把袖子撸下来:“下来。”

朱襄松了口气,准备下树。

然后他尴尬地发现,爬上树的时候很利落,但好像下不去了?

嬴小政从雪姬身旁冲到李牧身旁,对着朱襄蹦蹦跳跳,嘲讽舅父笨。

最终,还是蒙武和李牧找来梯子,李牧爬上树,帮朱襄下树。

嬴小政更开心了。

舅父丢脸,他就高兴。

朱襄磨牙,弹了一下嬴小政的额头。

雪姬忍俊不禁:“你自己丢脸,欺负政儿干什么?”

朱襄冷哼了一声,又弹了一下嬴小政的额头。

嬴小政虽然额头被弹红了,还是笑得很开心。

难得见到舅父窘迫的一面,开心!

朱襄见嬴小政的笑容,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牧叹了一口气,也跟着无奈地笑了。

蒙武摇摇头,心里道,李牧啊李牧,所以朱襄不“欺负”你“欺负”谁?

李牧都来逮人了,朱襄只能跟着船去吴郡做交接,与嬴小政共同赴任吴郡郡守。

雪姬暂时留在了南郡,与吕不韦一起继续做建设纺织工坊的事。

韩非也留了下来,“失踪”许久的李斯则跟随朱襄一同去吴郡。

这时,朱襄才知道李斯被蔺贽安排了什么任务。

蔺贽要更改田律,于是李斯被他派来南秦收集民间信息。他自己则巡视秦国关东耕种核心腹地,收集老秦国的信息。

李斯拿出了自己下基层的结果。

“因秦楚交战,南秦男丁十室九空,田间多女子耕种。”

“迁来的秦国军户也是如此。秦兵在外操练,女子在家中耕织。”

“有军功爵位者战死,家中田地未收回。有子的寡妇继承田地倒是有律令规定,无子寡妇耕种田地其实是官府不追究,那么她们便无地可种……”

李斯将自己统计的数据一一道来。

朱襄听着李斯统计的数据,想起了与考古的同事“拼出差”的时候听到的一件事。

云梦、里耶秦简出土,让对秦国的研究前进了一大步。特别是里耶秦简,基本是当时县里的统计资料,这种史料记载价值最高。

华国在近代史开端时,曾经流行过“疑古”风潮。“疑古”风潮的核心思想是,流传到后世的史料记载都是假的,只有从墓里挖出来的资料才是真实的。而且出土资料越是“野史”,真实性越大,官方的记载一律虚假。

这就是后世“历史虚无主义”的开端。

这种思潮很快就被遏制。谁都能看出他们的险恶用心,就是不认可华国的历史,不认可华国的先贤。

其实这种思想看似有道理,其实如果仔细一想,把时代换到现代就很好明白其中谬误。

在现代,是信营销号还是信官方消息?是信小说,还是信某科学院的研究?

虽然官方消息和专家消息确实可能有错,但错的概率比起民间不知道作者是谁的人的消息还是要准确得多。何况中国古代修史,多是后世修前代,避讳的地方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