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诊所(第3/13页)

近两三年,私人齿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那些在上海工作的外籍、香港、台湾人士,还有就是本地的高级白领,他们不想为了半小时的治疗,在狭小的候诊室里,与高声喧哗的病人坐在一起苦苦等上两三个小时,他们有钱,或者说,他们愿意花钱,花比国营医院高出数倍的钱,享受亲切、舒适的人性化服务。

泓虎、DDS、西典齿科,肇家浜路上的“凯宏”,打浦桥的“中美申康”,淮海中路的“瑞尔齿科”,虹桥开发区的“固瑞”,大木桥路的“石四箴”,徐家汇的“亚正”……

这些都是上海市内比较著名的私营齿科诊所,他们的医生多是从国营大医院里跳槽过来的,拥有良好的医术和稳定的病人群。这些诊所的名字,是诺诺从星巴克提供的免费杂志里找来的,里面有医疗广告,大部分是齿科。

从画上的这间诊所来看,肯定不是国营医院的口腔科,而是一家高级的私营诊所。

首先,诊疗室的空间比较宽敞,诊疗椅的旁边摆了一张写字台,从画中物体的比例来看,这间诊疗室至少有十个平方米。其次,国营医院的医生不管什么科,只穿清一色的白大褂,而Zoe穿的是浅蓝色制服。还有,窗台是低矮的,窗户不能开启,由此推断室内用的是中央空调,而采用大型中央空调的,多数是商务楼。

坐在窗台上的Zoe,她身后的外景也能提供一些线索,窗外有一棵法国梧桐,枝繁叶茂,这棵树至少提供了两个信息:

诊所是沿街的,窗外就是人行道。

一棵粗大的法国梧桐,高度至少在五至十五米,由此判断,这间诊疗室不在底层,而是二楼、三楼甚至四楼。

调查小组兵分几路,跑遍了刊登广告的每一家诊所,有些诊所的服务台比较友善,接待小姐和颜悦色地告诉你,我们这里没有叫Zoe的,医生没有,护士没有,其他职员也没有。还有的则用怀疑的眼光望着你,私营诊所的竞争相当激烈,对齿科有经营意向的投资人,常常会以病人的身份来到这些经过打拼已经站稳脚跟的诊所,试图刺探情报。由于调查小组的成员必须隐瞒真实动机,结果越是吞吞吐吐,越是引起怀疑,因此调查小组的成员也伪装成病人。

这些诊所会为每一位病人提供一个隐秘的空间,当你躺在诊疗椅上,张开嘴巴接受治疗,你的身边只有一名牙医和他的护士,外人是进不来的,所以,除非以病人的身份,很难进入诊疗间,只能在接待区里查询。

就这样,跑了一家又一家,他们唯一能接受的治疗,也是最简单、收费最低的项目,就是洗牙,洗了一遍又一遍,阿壶很惊讶,几乎每一次,都有新的牙结石刮下来,那种牙结石并非想象中的石头,而是黑色的小颗粒。

再这样下去,我的牙齿就要保不住了……

诺诺捂着脸颊,痛苦的说道。

一周洗牙三次,对平时很注意口腔卫生的诺诺来说,实在有点吃不消了。

调查小组空手而返,没有找到跟画上相同的诊所,有的在底层,不符合条件,而在楼上的诊所,有的窗户可以开启,肯定不对,也有的封闭式窗户,但跟画上这种外凸式、低矮窗台的设计明显不同。

还有关键的一条,凡是在一楼以上的诊所,从窗口望出去,都没有梧桐树。

调查小组再次开会,再一次把画从储藏室里请出来,除去保护封套,仔细观看。

Zoe胸前佩着一块塑料牌,牌子上写着“主治医师 Zoe”,按理说,胸牌上应该写清诊所的名称。

阿壶拿来放大镜,在“主治医师Zoe”的前面,确实有一行英文字母,但是难以看清,只能辨认出第一个字母是W,后面的就看不清了。

“你们看哪!”

诺诺指着画中的写字台,就在液晶显示器的旁边,摆着一只杯子,诺诺一眼就认出这是星巴克的专用咖啡杯,顾客用它购买咖啡可以享受2元折扣,这种杯子叫淑女杯,因为它的中间有凹处,方便手持,就象女人的柳腰,故得此名,白色的杯身上唯一的图案就是“STARBUCKS”绿色圆形美人鱼商标,很干净,很醒目,这种容量为16盎司的杯子去年已经售完,绝版了。

淑女杯的出现,意味着这间诊所的附近就有一家星巴克连锁咖啡店,这对诺诺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

“以前好象没有这个杯子的。”杜咬凤望着陈馆长,希望得到认同。

陈馆长的记忆有些模糊,以前,他的注意力集中在Zoe身上了,至于写字台上摆了什么,还真没在意。他拿来临摹画对比,临摹画上的写字台,除了液晶显示器、鼠标垫,并没有淑女杯。

看来,Zoe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给他们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