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上屋的内室(第28/35页)

“这种天气最好了,这么一来,就算是礼拜天,也不会有人一大早就出门了。”在通往村子的坡道上,明明四周一个人也没有,大哥还是压低了声音说道:“最大的问题在于进入那三棵松树旁边的路上不要被任何人看到,否则一定会被带回去的。不过既然是这种天气的话,应该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吧!”

没想到他考虑得这么周全,害我好生佩服,但是那种佩服的感觉在看到坡道尽头,也就是位于村子西端的九供山的时候马上烟消云散。

(思虑这么周密的人,为什么还会想要去爬那座山呢……)

老实说,这就是我当时的心情,我完全没有办法理解大哥的想法。现在回想起来,我至少明白了一件事——大哥最在乎的其实是刺激,为了体验新的刺激,才会设想得那么周到。只不过,当时的我哪有可能想得到那么多,再加上当时我的心里还有一颗不安的种子,而且这颗种子一下子就长得好大好大。

要小心神山的召唤……

这是村子里的人——尤其是老一辈的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神山据说指的既可以是哥哥山,也可以是九供山。当然前者通常都被尊称为神山,但是就算对方是申明,也还是会召来一定的灾难。而附身魔物主要是指动物,然后才是人类的生灵和死灵,据说总数一共有八百万之多,其中也包含各式各样的神明。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是,再也没有什么是比神明的降罪更可怕的,只不过,大部分的情况都只要去相关的神社参拜就没事了。问题是后者的九供山,因为不知道会被什么东西召唤,所以大家才会连多看九供山一眼都不愿意……

(大哥该不会就是受到那座山的召唤吧……)

一想到这里,再看了看快步走在我前面的大哥,两条手臂下意识地爬满了鸡皮疙瘩。可是我依旧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虽然心里充满不安,但是当时的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亦步亦趋地紧跟在大哥后头。

谺呀治家的上屋几乎是背对着九供山,盖在村子西面的一块向上隆起,宛如瘤一般的土地上。在其北侧有一块比较低,但是还是宛如瘤一般隆起的土地,中屋就坐落在那里。大约是在这两坨瘤的中央地带,长着三棵令人毛骨悚然的松树,过去曾经有人在那里上吊,所以村民们都管这三棵松树叫作<三头松>。并不是因为有三棵松树才叫作三头松,而是因为有三个人在那里上吊的关系。

相传已经是一百年以前的事情了,当时村子里刚好来了一个座头,有一天,村民们发现左右悬挂在那三棵松树的左边那棵松树底下。大家实在想不出来有什么理由会让座头想要寻死,再加上座头的眼睛看不见,居然还能够上吊自杀,而且上吊自杀的姿势还非常干净利落,这点也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毕竟只是外地来的座头,所以只是敷衍了事地超度一下就算完事了。在那之后又过了一年,就在同一个时间,下屋的佃农之妻被人发现吊在正中央的那棵松树下,但是她的家人和村子里的人都想不透她为什么要上吊自杀,虽然也有人说:“是被座头带走了吧……”但最后还是以单纯的自杀事件结案。然而,第二年的同一个时间,这次换成在中屋负责照顾小孩的佃农家的女孩子被发现吊在右边的松树下。虽然马上请神神栉神社的主祭进行祓禊仪式,但是从此以后,不仅那三棵松树被称为三头松,村民们甚至还相信,只要有一个人在那边上吊,第二年和第三年就一定会再各自出现一个牺牲者,而实际上在明治和大正时代也真的各自出现过一个案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听了那些传说的关系,每次当我经过那三棵松树的时候,总是会对松树歪七扭八的枝干产生一股厌恶的感觉。虽说松树天生就是歪七扭八地生长着,但是那三棵松树枝干扭曲的方式让人看了觉得很不舒服,仿佛可以看到那三个上吊身亡的人,因为太痛苦而扭曲着身体的样子。如果凝视地再久一点,似乎还可以听到他们临终前与语不成调的呻吟声。

也不知道其中是不是有什么样的因缘,那个地方居然还是通往绯还川的唯一一条道路的入口,总之就是讨厌极了。但是,如果不经过这条路的话,就必须从建有上屋的那坨瘤南侧或者是中屋所在的那坨瘤北侧绕一大圈远路,而且还得穿过几乎没有铺路的森林。我不记得我们有讨论过从上屋的大石阶或小石阶过去的可能性,或许是大哥也还不知道那两座石阶的存在吧!至少我当时是真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