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10/11页)
根据这份宣言,那些受到屈辱、现在正忧郁地蜷缩在营房帐篷里的部队官兵,将被重新武装起来,不是为了防御,而是为了重新征战;被征服土地上的人们,将作为奴隶为他们的俄罗斯主人生产粮食;俄罗斯人将会移民到外部领土,在由莫斯科委派的一名帝国总督的庇护下,对那里的人民实施统治和控制;国家治安将由黑色卫队来维持,其人数将增加到二十万人;他们还要对反社会分子——自由主义人士、记者、牧师、同性恋和犹太人进行特别处理。
该文件还解开了一个长期困惑麦克唐纳和其他人的谜团:爱国力量联盟取之不尽的竞选资金的来源。
1990年之后,俄罗斯的黑社会一直由许多黑帮组成。早些时候,他们为争抢地盘相互残杀,搞得尸横遍野。1995年以来,他们开始推行联合策略。到了1999年,俄罗斯从西部的边界到乌拉尔山区的范围之内,有四个犯罪集团,为首的是总部设在莫斯科的多尔戈鲁基。如果他面前这文件的情况属实,那么,正是这些集团在资助爱国力量联盟,目的是为了将来能够得到回报,以便铲除其他帮派并取得霸权地位。
凌晨五点钟时,乔克·麦克唐纳已经把文件看了五遍,最后合上了这份《黑色宣言》。他往椅背上一靠,眼睛盯住天花板。他已经戒烟多年,但现在他很想吸一口。
最后他站起来,把文件锁进保险箱后走出使馆。他在黎明的晨曦中站在人行道上,凝视着河对面的克里姆林宫围墙。四十八小时前,在高墙的阴影下,一个身穿破旧大衣的老头也凝视过这座使馆楼房。
人们通常会认为间谍头子是不信教的,但外表和职业会误导人。在苏格兰高地,贵族们自古就有信仰罗马天主教的传统。1745年,伯爵和男爵们与他们的亲族一起聚集在天主教快乐王子查理的旗下,一年以后他们在卡洛登的沼泽里被消灭了【7】。
站长来自这种传统的宗教中心。他父亲是法西芬的麦克唐纳家族的一员,但他母亲是洛瓦特的弗雷泽后裔,他是在宗教环境中长大的。他迈开脚,先是沿着河堤走到下一座桥梁——莫斯特大桥,过桥后向东正教的圣巴西尔大教堂走去。他绕过大教堂的洋葱头尖顶建筑群,穿越正在苏醒的市中心,朝着新广场的方向走去。
正要离开新广场时,他看到清晨的第一批人群开始在救济贫民的流动厨房前排队领取热汤。广场后面就有一个流动厨房,那里曾是苏共中央的所在地。
一些国外的慈善组织参与了对俄罗斯的救济,联合国则以官方名义在提供支援。西方像早先援助罗马尼亚孤儿院和波黑难民那样,也是慷慨解囊。可是,任务很艰巨,因为农村的贫民朝着首都蜂拥而来,遭民警收容遣返后又会再次出现,或者不过是又换了一批人。
他们站在黎明前的晨曦里,老人们衣衫褴褛,妇女们怀抱吃奶的婴儿。自从波特金时代以来,俄罗斯的农民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他们像牛一样,迟钝并充满耐心。7月下旬天气温暖,他们还能过活。但当冬天来临,俄罗斯进入寒风刺骨的隆冬……今年的1月已经很冷了,那明年1月呢?想到这里,乔克·麦克唐纳摇摇头,继续朝前走去。
他来到了以前叫作捷尔任斯基广场的卢比扬卡广场。这里曾经有一座竖了几十年的铁腕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的塑像,他是列宁时期的专政机关“契卡”【8】的创始人。广场后面矗立着一栋灰色和赭色构成的大楼,被称为莫斯科中心,那儿是克格勃的总部。
古旧的克格勃大楼后面,是臭名远扬的卢比扬卡监狱,在那里遭到刑讯逼供和处决的人不计其数。监狱后面有两条大街,分别是大卢比扬卡和小卢比扬卡。他选择了小卢比扬卡。街道的中段是圣路易教堂,许多外交官和为数不多的俄罗斯天主教徒去那里做礼拜。
他身后两百码远的地方,在他视线以外的克格勃大楼的背后,一些流浪汉在儿童商店宽大的门洞里睡觉。
两个身材魁梧、穿着牛仔裤和黑皮夹克的人走到商店门口。他们把正在睡觉的流浪汉一个个翻过身辨认。其中一个流浪汉身穿破旧的军大衣,翻领上挂着几枚沾满了尘土的奖章。那两个人吃了一惊,再次弯腰查看,把他从睡眠中摇醒。
“你是泽伊采夫?”其中一人厉声问道,老人点了点头。另一个人从衬衣口袋掏出便携式电话,按下几个数字开始说话。很快,一辆莫斯科人汽车驶过来,转弯后停在了街沿石旁边。那两个人把老头架起来扔进车后座,随后也挤进了汽车。老头在上车前努力想说些什么,晨光中,他嘴里的几颗不锈钢门牙闪烁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