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道 九 审判者(第13/38页)
而最早教授他中文和一些传统文化与社会意识形态的那个人,其实是柯如悔。
就在他刚刚成为柯如悔的学生那一年。
为什么选择在经历了那么多以后回国?为什么听说安捷居住的这个城市,会有种特别的亲切感?
因为当初柯如悔带他来过这里,整整一个月,做了一个关于文化维度的课题。甚至姜湖那半生不熟的汉语口语,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
姜湖怔怔地看着窗外飞快往后掠过的车水马龙,后背上冷汗一点一点地冒出来,他突然有种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走一条别人设定好的路一样的被窥视感。
姜湖曾经怀疑过柯如悔假死,于是他对他曾经的导师做了如下的分析:
柯如悔其实很小的时候就随着父母出了国,早到姜湖怀疑这男人对这块土地是不是还有记忆,然而他发现柯如悔对中国文化有种病态的执念,甚至那时候要求他带的每一个研究生都去选修中文课程,他还会定期上汉语的专业课。
他的办公室就像是一个古董博物馆陈列室。
这当然不是说柯如悔有国学大师的天分,姜湖分析,很可能是因为他不能认同自己的父母,所以要为自己找一个更加名正言顺的根基和心里依托。
姜湖觉得,以柯如悔出国时候的年纪,他可能甚至连话都没来得及学会说,他的语言、历史、知识等等,很有可能都是成年以后才开始涉足研究的,柯如悔是个极端聪明的人,他的古文水平非常高,对历史的熟食程度已经超过了国内历史专业的学生。
这很可能源于他对自身的极度自恋和极度不认同,就是这种不认同,让他需要找到一种归属感。
现在姜湖回想起来,从学生时代,他开始对柯如悔的研究方向提出异议的时候,柯如悔在说服他未果的情况下,却没有继续和他争论下去,而是没过多长时间,就带他来了中国,转向另一个课题——为什么?
他所谓的“实验”,其实是从那时候就开始了么?
那么如果这个男人没有死,他最有可能去的地方就是中国,就是这个城市。
这才是姜湖会答应安捷的真正原因。
可现在看来,这真的是他分析的结果吗?反而更像是……他是被柯如悔引来的,而那男人把他引到实验开始的地方,难道是……为了向姜湖证明,他是正确的?
这念头像闪电一样划过姜湖的电脑,他几乎全身觉得战栗。
直到沈夜熙把车开回局里,姜湖都有些浑浑噩噩,他发现,原来自己低估了这男人的处心积虑。
中午一过,早晨出去的一帮人就都回来了,盛遥再次向大家证明了他那比流氓还广的人路和比机械还快的效率。这小子挖掘八卦的本事和狗仔队有一拼,一个长长的名单就拍在沈夜熙的桌上,后边标注了姓名年龄职业身份证号码和住址。
沈夜熙拿起来一愣:“这什么玩意?婚介所挂牌的?”
“少放屁,是你让我查的,这就是张小乾同志的私人社交网络——也就是他的后宫。”盛遥大爷似地在转椅上转了半圈,拿着中性笔敲敲桌子,感慨说,“够一个加强连的了,啧……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呀,自愧不如自愧不如。”
安怡宁冷笑:“自愧不如吧?你们之间的差距,就是为什么你还人五人六地坐在这里摇头晃脑,而这位张警官被切了某个部位躺在停尸房里的决定性因素吧。”
盛遥摸鼻子,可怜巴巴地眨巴着桃花眼:“我都说要从良了。”
帅哥都是祸水。
“是婚外恋导致的杀人动机?”协助调查警官孟嘉义抬头,有点不可思议地问。
沈夜熙点点头:“恐怕我们现在没法排除是私人的杀人动机。”
“那……关于流窜的连环杀手团伙的假设……”魏余问。
“也无法排除。”沈夜熙清清嗓子,“所以出于时间紧急,我建议大家兵分两路——君子,怡宁,杨姐和孟队、魏队,你们从连环杀手的方向去查,其他人我们按着私人动机,大家把办公桌并一并,中间放一个共享资料。”
说完,沈夜熙没有给人辩驳的余地,转头对盛遥说:“这些人,你马上查查,哪些人受过专业的医疗训练。姜湖,你和冯队把一年前郑玉洁的案子调出来,好好研究一下——李队,辛苦你跟我一起,把所有和被害人有关的私人关系的材料都整理出来。杨姐,你和魏队去挖掘一下受害人之间的联系,最细微的也算,苏哥你和孟队比对一下这些血字的形状以及凶手的犯罪手法,不要错过一点可能的联系。怡宁,你把地图找来,以案发地点为中心像周遭辐射,查最近三年有没有类似的案件发生——所有有血字的都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