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傀儡戏 章节一 碧云楼奇案(第2/6页)

袁昇心便一沉:“还有什么消息吗?”

李隆基默然摇头:“姑母太平公主正在加紧打探。”

没有消息,其实是最坏的消息。

袁昇垂下头来,心内寻思的除了这个足以惊破天的“天邪策”,便是李隆基的奇特脉象。略一沉吟,他终于从怀中抽出一只玉笛,又自案头取了纸笔,唰唰地写下了一段谱录。

“三郎精通音律,这段《清心曲》的笛谱,你自然一看便知。这只玉笛质地非凡,原是我灵虚门内的一件修心法器,吹之可清净调心。”

李隆基目露疑惑之色:“袁兄,你是说……”

“三郎目下这三焦失调之症,或许是简单的心病,或许是极麻烦的那种……可惜我还没有揣摩透彻。但不管怎样,闲时以此玉笛吹奏《清心曲》,都可大大裨益身心。”

李隆基点点头,接过那只玉质莹润的短笛,略一摩挲,不由赞道:“好玉,好笛!”又略略扫了几眼那曲谱,顺口轻吟,便已大致通晓。

这时,帘内那一段琴曲将尽,音声已是清微淡然,幽幽袅袅,缭绕而去。

李隆基不由向那女郎颔首而笑:“鬟儿,好曲。”

那女郎也嫣然一笑示意。

袁昇不由笑道:“三郎好艳福,出入必有美女呀!”

李隆基低声道:“我的锋芒太盛,颇遭人忌,便曾有高人言道,让我韬光养晦。天邪当前,我更成了李唐宗室中首当其冲之人,这样似乎也算是明哲保身吧。”

他笑了笑,白皙的脸上罕见地泛出一抹红:“她叫玉鬟儿,是平康坊醉花楼的头牌美女,我发现……居然有些喜欢上她了。”

他招了招手,帘内的美女翩然起身,款款而来。这确实是个绝美的女郎,较之安乐公主的明艳绝伦、黛绮的娇艳似火,这女子身上则带着一种极罕见的柔媚。

听得袁昇的大名,玉鬟儿又惊又喜,嫣然轻笑道:“原来是声威远震的袁将军呀,求将军传我个道术,好让三郎只喜欢我一个人。”这女子有一种骨子里透出来的媚艳,没有任何矫揉造作,而是举手投足间自然流露,仿佛清泉出山般天然而成。

李隆基笑道:“鬟儿,胡说什么呢,三郎我本就只喜欢你一个呀。”

“假的,”玉鬟儿似嗔似怨地瞪他一眼,“但我有一天定让这变成真的,只准你喜欢我一个!”

袁昇知道李隆基交友延请时,为了掩盖行迹,不得不故作疏狂放荡,身边常有绝色名姝相伴,这次请自己过来密议,仍是照常命玉鬟儿抚琴相伴。想到此,他心内忽然一动,李三郎如此谨慎,莫非是因为身边也被韦后宗相安插了密探?

李隆基见他沉思,只当他修道出身,面对美姬未免不自在,便笑道:“袁兄,你传的这《清心曲》甚妙,我回去后自会多加修习。哦,稍后我还要去平康坊的碧云楼赴个小小宴会。袁兄若无要事,不妨一同前去?”

平康坊是长安城内有名的风流之地,青楼辐辏,名妓如云,袁昇一听便头大如斗,忙拱手告辞。

时令已跨入七月,距中元节不过十多天了。

自古以来,百姓都视七月为“鬼月”,相传此月地府鬼门洞开,万鬼都会从冥界返回人间,或找寻供奉,或探视子孙。而“七月半”则被道教称为“中元节”,又与佛教的“盂兰盆节”和民间祭祖之俗相杂糅,便成了一个极著名的节日——鬼节。

进入“鬼月”的京师长安,似乎都笼罩在一片阴郁的氛围中。袁昇穿梭在有些阴郁的长安街头,心内竟隐隐生出些不祥之感。

——有时候,我很想杀人!

他眼前闪现最多的,就是李隆基那双泛着血丝的忧郁眸子,那绝对不应该是一双正常人的眼睛。

果然,第二日便传来了李隆基出事的消息。

午后,袁昇被老爷子袁怀玉急匆匆地召进了金吾卫衙门大堂。

“出了大事,”袁怀玉的脸比这天色还要阴沉,他颓然地叹了口气,无奈地瘫坐在了案头,“平康坊的碧云楼出了一件‘阎罗王挑判官’的妖案,最麻烦的是,临淄郡王李隆基竟被卷了进去,唉,怪力乱神,莫此为甚!”

听罢了老爹所述的案情,袁昇的心登时一寒。原来李隆基被卷入这件妖案的时间,正是自己离开李隆基的私宅后,他带着玉鬟儿所赴的那场平康坊小宴。

平康坊东邻东市,内有十五个进奏院,名士聚集,青楼交织,昼夜繁华,冠绝京师,人称此坊为“风流薮泽”。袁老爷子口中的“妖案”就发生在平康坊内最著名的三大酒家之一的碧云楼内。

袁昇带着青瑛和袁老爷子急急赶赴到碧云楼,经过一番彻查后,大致弄明白了这件妖案的来龙去脉。

碧云楼高有三层,最常见的营业地点是底层和二层,至于高高在上的第三层楼,则纯是为了凑出压人一头的高度而建造的一层精巧的小阁楼。这座小阁楼可容十人以下的小聚,阁楼四面临窗,可居高远眺,风景绝佳,反倒成了极受欢迎的“高级雅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