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2008年3月13日 李太太(第2/6页)

她好笨。

还没见面,就已经有两个人说她笨了。真不知道,这个郑小优到底笨到什么程度。

相比之下,岳程更喜欢李亚安的家居打扮,青灰色的羊绒衫、带浅蓝色细条纹的白衬衫和米白色的休闲裤。岳程想,如果用温度来衡量的话,今天早晨在办公室里西装革履的李亚安是5度,而现在穿着休闲裤的他则可能超过了15度。

传说中的李太太郑小优躲在李亚安的背后,她的一只手拉着李亚安的衣角。

“这位是李太太吗?”岳程问给他们开门的李亚安。

“是的。”李亚安微微一笑,把她从自己身后牵了出来。正如元元所说,郑小优长得非常漂亮,是个瓜子脸、大眼睛、小嘴巴的古典型美人,她穿着件又大又宽松的黑毛衣,长长的乌发一直流泻至腰间。

“小优,这是我跟你说过的岳警官,他会问你几个问题,你们到书房去谈,我在客厅。”李亚安温和地对妻子说。

郑小优用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警觉地盯了岳程一眼,又把脸转向李亚安。

“你不来吗?我不会说话,万一要是说错了……”她似乎很不安。

“别担心,说错了,我来处理。”

“亚安……”她握住他的手语带哀求,显然她很不愿意跟警察单独谈话。

李亚安拍了拍她的手背说:“岳警官问什么,你照实说就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别顾虑太多,说错了也没关系。”

她望着他,仍然显得犹豫不决,李亚安道:

“好了,带他们去书房吧,我在这儿等着。我就在外面。”

拜托,只不过问几句话而已,岳程心里嘀咕,难道她以为警察会在她家书房欺负她吗!不至于要这么担惊受怕吧!

“亚安……为什么你不……”她好像还有点不甘心,但是站在她跟前的李亚安似乎用眼神给了她一个警告,她看着他的脸,又磨蹭了两秒钟,才终于屈服,她低声说,“好吧。”接着,她把岳程和陆劲带到了书房。

李亚安的书房不大,但布置得很温馨舒适,从窗台上的盆景、电脑椅上的绣花小靠垫到书架上的陶瓷小摆件,每个细微处都体现了一种女性的细致和情趣。

她请岳程在软软的皮沙发上坐下,自己则坐在一张靠背椅子上。

“你们想问我什么?”她不安地看看岳程又看看陆劲。

岳程正想提问,忽然发现陆劲正在端详书架上的几个相框,那里面好像放着李亚安和郑小优的合影。这家伙一直想要看李亚安和他妻子的合影,这回总算如愿以偿了。

“这是什么时候拍的?你老公看上去好潇洒。”陆劲拿着其中一个相框走到郑小优面前。在那张照片里,两人都好像精心打扮过了,李亚安穿着件发亮的黑色西装,郑小优则穿件带花边的白色连衣裙,他们微笑着站在一架钢琴前,两人看上去都心情很好。

“这是……去年我们结婚那天在餐厅拍的。”郑小优说,她的嘴角微微漾起一丝笑容。

“谁帮你们拍的照片呢?看上去好像取景有点问题……”

“是餐厅的服务员帮我们拍的,他的技术大概有问题吧。不过,没关系,只要能留下个纪念就行,我跟亚安不在乎这些。”她接过相框,低头看着照片,“那天亚安的这套新西装,是我帮他挑的,他很喜欢。”

“你们结婚没请别人吗?”岳程问道。

郑小优摇了摇头。

“我父母都不在了,他又跟他母亲关系不好,早就不来往了,所以,我们就两个人结了婚,我觉得这样也挺好,很简单。结婚本来就是我们两个人的事。”她眨巴着一对美丽的大眼睛温柔地朝陆劲笑了。

“没请同事和朋友?”岳程又问。

郑小优抬起头没有看他。

“请人家来,人家还得送礼,再说我也没什么亲近的朋友。至于亚安,他本来就很讨厌传统的婚礼。”

“那这张呢?”陆劲又拿了另一个相框过来。

在这张照片中,李亚安和郑小优两人站在一家旅馆门前,看背景不像在中国。

“哦,这是我们度蜜月时拍的。我们去了一次韩国。”

“我以为李医生度蜜月会去欧洲呢。”陆劲笑道,“他那么喜欢吃西餐的人。”

郑小优笑起来。

“是啊,他是想去欧洲,不过,我想去韩国,因为我看了韩国电视剧,对韩国很好奇。而且去韩国的费用要便宜得多。”她说。

岳程想起不久前看到的郑小优的档案资料。郑小优,原名郑雪萍,1983年出生,父亲郑海山原是一家国营大厂的技术员,1989年死于胃癌,母亲李林原是一家棉纺厂的女工,1992年下岗,之后在街道办的饮食店当收银员,2002年在外出途中遭遇车祸。

郑小优的学历很简单,1996年从B区爱武小学毕业后,便考入了同一区的第三中学,在那里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学业,2001年7月毕业。当年,她没有考上全日制大学,而是在S十精神卫生中心找了一份月薪800元的接待员工作。直到2004年,她才获得F大学夜大部文秘专业的大专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