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第23/38页)

她看着他,呆住了。他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识破了她。“您什么意思?”

“您喝粥的方式。”

他单用一个杯子盛了牛奶,吃几口粥,喝一口奶。这是丹麦人的习惯,她本来是非常熟悉的。她心里责怪自己不小心,嘴上只能试着掩盖。“我喜欢这样吃,”她尽量显得随意,“这样粥可以凉得快些。”

“看来您很赶时间啊。您从哪儿来?”

“哥本哈根。”

“我也是。”

再谈下去就要说到彼此的住处了,赫米娅实在不希望再继续这段对话,说得越多越容易出错。最安全的方式是她主动问他问题。据她所知,男人都喜欢讲自己的经历。“您来这里度假?”

“很不幸,不是的。我是测量员,给政府打工的。不过工作已经完成了,我明天才回家。所以今天可以开车到处看看,搭晚上的夜班船。”

“您有车?”

“我工作需要车。”

房东端来了培根和黑面包。她离开房间后,斯万说:“您要是一个人的话,我愿意开着车带您去逛逛。”

“我订婚了。”赫米娅语气坚定。

他有些可怜兮兮地笑了笑。“您的未婚夫真幸运啊。不过我还是很愿意陪您玩。”

“您别介意,但我还是想一个人走一走。”

“我理解。请别介意我的冒昧。”

她露出了一个最热情的微笑。“正相反,我感到很荣幸。”

他给自己倒了一杯代用咖啡,好像还想在这里逗留一会儿。赫米娅感到放松了许多。目前为止她并没有引起任何怀疑。

又有一个客人走了进来。那人和赫米娅差不多年纪,穿着一身整洁的西装。他一脸严肃地向他们弯腰打了招呼,用带着德国腔的丹麦语说:“早晨好。我是赫尔穆特・缪勒。”

赫米娅的心跳加快了。“早晨好,我叫阿涅斯・瑞克斯。”

穆勒一脸期待地望着斯万,而后者却突然站起身来,对这位新来者视而不见,径直走了出去。

穆勒坐下来,脸上带着受伤的表情。“谢谢您的礼貌。”他对赫米娅说。

赫米娅尽量表现得自然。她把两只手握在一起,以防止自己发抖。“您是哪里人,穆勒先生?”

“我是吕贝克人。”

她思考了一下,一个态度友好的丹麦老百姓会怎样和一个德国人闲聊。“你的丹麦语很不错。”

“我小时候经常和家里人一起来博恩霍尔姆度假。”

他完全没有怀疑她。她决定问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告诉我,是不是有很多人拒绝和您说话?”

“倒是很少有人像我们刚刚那位游客朋友一样粗鲁。现在看来,德国人和丹麦人必须得生活在一起。大部分丹麦人都很友善。”他用好奇的目光望着她,“可您应该了解这些情况啊——除非您刚刚从外国回来。”

她意识到自己又犯了一个错误。“不,不是的,”她急促地否认,“我从哥本哈根过来,就像您说的,在我们那里德国人和丹麦人可以和平相处,我只是想知道这里的情况有没有什么不同。”

“没有什么区别。”

她意识到一切谈话都有可能带来危险。她站起身来:“我吃好了,希望您用餐愉快。”

“谢谢。”

“也希望您在我们的国家度过美好的一天。”

“您也是。”

她离开了餐厅,脑子里在反思着自己是不是太过于热情了。过度的友善和过度的敌意一样容易引起怀疑。不过他倒是没有表现出不信任的样子。

她正准备骑车出发,却发现斯万正在往车子上放行李。那是一辆沃尔沃PV444,这款车在丹麦非常常见。她看到车子的后座上放了他的设备、三脚架、经纬仪和其他的一些工具,有些放在皮箱子里,有的裹着毯子,以防碰撞损伤。“真不好意思,我刚刚太粗鲁了。”他说,“我不想在您面前这样。”

“没关系。”她看得出,他还在生气,“您显然对德国人很有意见。”

“我来自军人家庭。我实在很难接受我们这么轻易就投降了。我坚信我们应该反击,现在应该还在反击!”他一脸沮丧地说,“我不应该说这些,让您感到不舒服了。”

她握了握他的胳膊。“您真的不需要道歉。”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