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案 阴阳火毒虫(第3/5页)
尸体所处的环境相对密闭,温度比室外要高两三度,但也不至于让尸体出现这么极端的状况。我看着桌上的这些东西,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下结论。
这时,我想起了那只奇怪的、颜色近乎墨水般沉重的虫子。那只虫子的外表和埋葬甲科的虫子相差不远,但体形稍大,外壳很光滑,泛着诡异的深红色光芒。而差点被我忽视的深红色虫卵已经差不多成熟了。我小心地刨开虫卵,看见里面藏了一只模样相似的半透明黑色虫子。可以得出结论,这奇怪的虫子已经繁殖了一个世代。
我认真回忆了一下,在尸体的其他地方并没有看见这些虫卵,反而只有在尸体断开的裂口上才能找到。看来,这虫卵就是尸体莫名被分割成好几块的原因了。我心里暗暗猜测。这样虽然勉强可以解释尸体分裂的状况,可还是不能解释为什么每个部分的尸体呈现出不同的极端温度。
我翻开笔记,查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关于这种虫子的任何资料。无奈之下,我决定带着虫子出去碰碰运气,兴许能撞见自己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师父。我来到师父的研究室门前,发现门居然莫名其妙地打开了一条缝。
我停下脚步,神差鬼使地伸手推开了门。我打开了灯,看见师父习惯收拾干净的桌子上放着几个玻璃瓶,深棕色的玻璃让人难以看清里面的物体。我隐约看见,其中有一个玻璃瓶装着的虫子跟我手上的很像。我凑近玻璃瓶,正想仔细打量,却听见身后传来了脚步声。
“你怎么进来的?”居然是消失许久的师父现身了。
我挺直了腰,表情很尴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毕竟我是趁着师父不在,偷溜进来的。
师父用严厉的眼神扫了我一眼,视线转到桌上的玻璃瓶上时,脸色忽然一变。
他快步上前,将那几个瓶子藏到架子上,然后质问我:“你进来时还有谁在?”
我看着突然出现又暴怒不已的师父,有些不知所措,“没有其他人。”
师父用不信任的眼神瞥了我一眼,然后飞快地扫视了整个研究室一圈,确定真的没有其他人,才缓下语气:“没什么,是我太紧张了,你马上回去吧。”
我捏了捏手里的瓶子,又偷瞄了师父,只好将到嘴边的问话吞了回去,转身离开了。走出研究室前,我回头望了一眼,看见师父又把其中一个玻璃瓶拿了出来,脸色凝重地看着玻璃瓶。
看来我还是得靠自己了。回到自己的小窝,我一筹莫展地看着那只泛着红光的虫子,脑子里一下子闪过那具温度不一的阴阳尸,一下子又闪过师父那张惊惶失措的脸,我思绪混乱得无法思考。
阴阳火毒虫
为了平复心情,我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随手翻了起来。我一边思考着,一边看着书页快速地翻过去。忽然,一张图片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屏着呼吸,阅读着书上的字眼:“火毒虫,极其罕见的一种昆虫,常出现在潮湿的草丛中。其虫卵能使尸体开裂。其成虫会释放一种毒素,使尸体温度急速下降。”书本上只有寥寥几句的描述,能获得的信息并不多,但也足以让我做出某些结论。
虫卵表面上的某种东西能让尸体开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尸体会分裂成好几块,但是下面的骨头依然完好。而成虫释放的毒素在某个尸块中蔓延,使尸块温度急速下降,变得不适宜丽蝇科等常见的嗜尸性昆虫生存,因此尸体上的昆虫分布才会有那么大的差异。
而从已经裂开的虫蛹来看,这虫子才刚刚繁殖了一个世代,我所捕捉到的成虫也不算十分成熟。据此判断,死亡时间不可能在14到16天以前,应该在10天左右。显然,这个意外发现,让我稍稍有了些信心。
不过,死者又是在哪里感染了这种火毒虫呢?发现尸体的现场是在室内,虽然小平房处在比较偏僻的郊外,但周围的草丛相对干燥,应该不可能出现这种昆虫。
我思索了好一会儿,找出一张地图查看,发现距离小平房大约1公里处,有一片潮湿的沼泽地。要将一具尸体从沼泽地搬运回小平房,即使是身体强壮的男人,也需要用上大半天的时间。如果真正的案发现场在沼泽地,在死者死后,火毒虫在尸体被移动的时候抵达,并开始繁殖,就会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状况。
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我迅速返回法医中心,询问韩哥调查的情况。果然如我猜测的,卧室并非第一案发现场,凶手杀害死者以后,将死者搬运回小平房中。真正的案发现场应该是在距离小平房有一段距离的野草地。而之前我在卧室中感觉到的怪异感也有了解释,被搬回去的尸体已经没有了生命症状,凶手为了伪造入室杀人的假象,用尖刀多次刺入尸体,刻意营造的场面显得十分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