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4/7页)
只有吴晓梦自己才知道,在后世,大小商超里最不会或缺的零食一定有薯片,薯片成本低廉,并且不会像干脆面一样,只有小孩才爱吃,它面向的人群非常广泛。吴晓梦想做的是抢占市场。
她要走零食这一条路线,就必须将东南食品打造成一个知名品牌,知名品牌必定要有代表性产品,薯片,将是东南食品的代表食品之一。
所以吴晓梦宁愿花二十万建立一条属于自己的生产线,可以不受任何人的掣肘。
但是东南食品公司加上梦梦食品厂,两个合在一起,账上也只有十五万,吴晓梦想拉着甜甜食品厂一起做。
等吴晓梦将甜甜食品厂所有股东都叫到一处,跟他们说出了做薯片的想法,遭到了一致反对。
“土豆算什么稀罕东西,之前做干脆面成功飘了吧?土豆也想做成零食?谁吃啊!送我都不要!”
“反正我不同意!”
吴晓梦平静地听着底下的反对声音,她看向刘明,“刘厂长,你觉得呢?”
底下的那些人其实是不想承认吴晓梦的优秀,她的变革给甜甜食品厂带来了新的生机,他们也都吃到了红利,但是他们就是不愿意承认这一切的改变是吴晓梦带来的。
刘明毕竟是一个企业的掌舵人,这点度量还是有,他明白眼前这个女人虽然年轻,但是有非常独到的商业眼光,建立生产线听起来很多,要二十万,而吴晓梦,想让天天食品厂出五万入股。
刘明笑道:“为什么不呢,我肯定支持做薯片生产线。”
刘明早就在反思为什么甜甜食品厂在他手里濒临倒闭,一交到吴晓梦手里就转亏为盈呢,归根结底,是商业眼光。
甜甜食品厂现在账上有七万多块钱,就算抽出五万去建立生产线,账上还剩两万多,就算一分钱不剩,这钱是吴晓梦给他们挣来的,损失了又有什么关系。
如果不跟着她做,那他们守着这七万块,过不了多久,也会变成零。
就算他们全部都不支持,吴晓梦作为51%的大股东,也一样可以从账上支钱,但是为了和谐发展,吴晓梦还是咨询了他们的意见,有了刘明的支持,事情就好办多了。
有钱好办事,生产线的订单很快就下了,生产再加上运输,起码要三个月,这三个月,吴晓梦还要做两件事,一是重新修建厂房,二是收购当年新鲜土豆。
厂房是最要紧的事,她先让食品厂的人去相关部门跑手续,紧接着找到了陆韫,陆韫有现成的施工队,找陆韫干活,肥水不流外人田。
生产线起码要三个月才能到货,但是审批手续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办下来,这是一个未知数。
吴晓梦跟肖华他们为此做过策划案,如果收购当年的新鲜土豆,最迟在七月份八月初就要完成收购,这时候新鲜土豆大量上市,价格优惠。而新鲜土豆需要适宜的储存室,如果储存不当,会造成发芽,发芽的土豆有毒,就不能再使用,现在已经六月底,满打满算,留给她们的时间也只有三个月。
陆韫没想到有一天老婆会成为自己的甲方,她这个工程量小,可以不通过招标,直接将工程发包给他们。
陆韫马上让公司的设计部出了两份图纸,一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一份是钢架结构。加班加点地将图纸做出来之后,就让预算部做出预算,这样一个占地面积一千多个平方的厂房,两种方案的造价相差不大,大概需要花费十五万左右。
这还是陆韫给她做,几乎是成本价。
东南食品厂账上的钱几乎都拿去建立生产线去了,现在账上没有流动资金,是非常危险的事情,随时可能造成资金链断裂。
为解决这个问题,吴晓梦想到了融资。
她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将东南食品厂迅速壮大的,只有资本的力量才可以。她在考虑再三之后,让财务部出了一个融资公告,登上了报纸。
东南食品公司要融资的消息一登上报纸,引起了小范围的注意,东南食品虽然是小公司,但是凭借之前的三款爆款零食,在食品行业算是小有名气。
所以投资者很快就找上了门。
资本驱利,谁都不是傻瓜,吴晓梦开出的条件是每个人顶多可以买百分之十的股权,一共出售百分之三十股权。每股三万,一共九十万。
这条件将绝大部分投资者都吓退了,东南食品厂毕竟成立不久,它还不值300万市值。
留到最后的只有徐氏食品厂。
这是吴晓梦没有想到的,徐氏食品厂竟然愿意来购买东南食品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