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节 历史(三)(第4/6页)
那么,现在,就剩下一个问题了:从皇帝到凡人之间的巨大落差。
好在,今天出迎的穿越者,大多都是对皇帝抱着一点好奇和善意的,纯粹厌恶的人家反倒不来了。
所以甫一见面,大家还是乱哄哄地抱拳躬腰行了礼,并没有摆出盛气凌人的嘴脸,给皇帝了充足的缓冲:“参见皇上。”
“众钦……诸位免礼。”
在艰难适应着新身份的皇帝,最终免不了还是深深一叹:“诸位想必都是新朝权贵了,就不要拿我这亡国之君开玩笑了。”
“皇上,事情远没有您想像的那么糟。”
在场地位最高的北伐军司令韩小波,微笑着道:“旅途劳累,您先休息。等明天见到圣旨,您就知道结果了。”
崇祯不以为意。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也不怎么怕不好的结局。他现在无非是求个全身而退,如若事有不谐,也不过再死一次而已。
就这样,草草一个迎接仪式后,满足了好奇心的穿越众,马上纷纷散去。而崇祯一行,则换了车队,被安置在天津最好的四季宾馆顶楼总统套。
刚刚拉开老式的煤气电梯铁网门,崇祯就“啊”地惊叫了一声:“皇嫂!阿九!你们……”
穿着一身素色裙装的“前”皇后张嫣,正揽着小阿九,站在电梯门前迎候皇上。
“皇上。”
“父皇!”
劫后余生,复又相见,情难自已。崇祯揽尚不懂事的阿九入怀,仰面朝天,眼中终于流下了泪水:“昨日朕……我为全名节,实……”
“皇上。”
张嫣冷静地出口打断了皇帝的话:“昨日宫中之事,臣妾已尽知。皇上切莫自责,彼时情势,皇上不过遵前人规,自古以来,概莫如是。”
“罢了,罢了。”
崇祯最终长叹一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且看是什么下场吧。”
第二天,原天津站站长,现天津府尹姚建设,代表新政权,如约上门拜访。精神面貌好了许多的崇祯三人组,和姚建设在总统套房客厅分宾主落座。
喝了一口司礼监秉笔亲手泡的咖啡,姚府尹满意地掏出三大诏复印件,递了过去:“皇上先看看诏书。”
矗立在一旁的王承恩,伸手接过文件,然后递给了崇祯。
良久,崇祯看完三大诏,默不做声地将文件递给了坐在单人沙发上的卜大醒。
这一刻,崇祯终于明白,为什么天津这些人,还在称呼自己为皇上了。
已经事实上担任了亡国首辅/崇祯私人顾问/谈判代表/唱红脸的卜老爷,接过文件,逐字逐句细看起来。
第一道登基大诏,反倒是没有异议的。败了就是败了,至于人家姓曹的如何立国建制,那也和朱明没有关系了。
不过在看到第二道诏时,卜老爷却是偏头冷笑一声:“免天下粮税,好大的口气!”
和别人不一样。姚建设做为前天津站站长,对于大明头号曹黑卜大醒卜老爷的档案,包括其中所有黑材料,那是相当熟悉的。
闻言,姚建设笑眯眯反问道:“口气大不大,卜老爷应当是清楚的……话说,卜老爷当初在台湾跌了一跤后,毅然上京辅佐帝王,到底为什么?”
“你!……”看着对方戏谑的眼神,张嘴欲喷的卜大醒,突然又不知该说什么了。
是啊,自己当初不正是因为被工业化生产粮铁的能力给吓坏了,然后看出了这种力量的可怕,足以颠覆大明,颠覆儒教,这才上京“挽狂澜”的吗?
“哼!夜郎自大,犹未可知。”
心下虽然郁闷,但嘴上还是不服软的。一边嘟囔,卜老爷一边看起了第三道,也是直接关系到崇祯切身利益的一道诏文。
前脚扫了一眼,卜老爷后脚就忍不住了:“哈哈,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我问你,即有食邑,那皇上的封地呢?”——
有关于第三道诏书的内容,其实,曹皇上还真是仿了汉末魏文帝曹丕给汉献帝的待遇。
“封乐寿公,食邑万户,行明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
这段话,除了没有指明封地外,其余待遇,基本保持了一个亡国皇帝的尊严。
而之所以没有封地,不是舍不得那点土地,而是曹皇上的心胸更广阔。或者说,工业化的穿越国家,制度更加自信,比曹魏更加宽仁,更加不怕“先帝”的残余政治影响力,更加有信心,将崇祯变成体现新社会优越性的榜样人物。
话说,溥仪都活了小六十,医疗水平更高的穿越众,还没有魄力让崇祯活到领社保那天了?……当然,延迟退休就不能算了。
然而,以上这些,都是内部人才有的展望。眼下这局面,姚建设不可能给对方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