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上册 第3章(第13/14页)

宋荣每日朝中劳累,并无多少兴致与女人拉扯这些,直接道:“你若不明白我的意思,便也罢了。”直接起身,披衣裳出去了。

宋荣是何等样人,老宋家几辈子的高香烧出宋荣这样的子孙来,说到苦,谁人不苦?小纪氏只以为要看嫡姐嫡母的脸色,便是苦了,若照小纪氏的说法,宋荣根本活不到现在,早就苦死了!

再者,叫宋荣说,章姨娘是死是活,并不干他宋家的事。嫁他这些年,小纪氏的心渐渐大了。心大倒不是缺点,有本事的人,心都大。哪怕小纪氏是女人,但只要她的本事足够匹配她的内心,不要惹出麻烦,随她心有多大呢,宋荣都无所谓。可是,小纪氏明明没有这个本事,偏还要胡乱生事。今日武安侯夫人打发侍女去前院书房找武安侯说小纪氏要去看望禁足的章姨娘,问武安侯可允准,那一刻,宋荣脸面全无。

明明可以袖手旁观,两不得罪,小纪氏这样唐突,明摆着不将武安侯夫人放在眼中,体统全无,宋荣焉能不恼?好在宋荣如今尚不知宋嘉语言出无状与韩氏冷脸之事,不然,今日断不能就此善了。

中秋将近,半空月色正明。宋荣于庭中孤立,大丫鬟绿云身姿窈窕、风摆杨柳地带了一袭厚料披风出来,柔声道:“夜间风凉,老爷注意身子。”

宋荣冷眼扫过绿云娇美的脸庞与眸中丝丝柔情,直接抬腿走了。

小纪氏于房中流了半夜的眼泪,第二日便头痛鼻塞,起不得身。管事出去请了大夫来,开了方子抓了汤药,只是一时间,小纪氏病势沉重,已不能理事。

无奈,宋老太太只得接过家事,还免不了念叨一句:“这把年纪了,原本想着享享儿子媳妇的福呢。”念叨报怨事小,关键宋老太太在这上面实在不大灵光。她以前顶多做做一家四口的饭食,算一算穷家破户的家当。料理这样大的府第,每日物品采买,现银流转,老太太就一个字——晕!

实际上,自从宋荣科举得意,得武安侯府下嫁爱女,除了大纪氏过世,宋荣守妻孝的那一年,老太太根本没主持过中馈,寻常她的任务就是享福、享乐、挑剔媳妇。

不过,大纪氏过世时,宋荣官阶尚低,交际来往也少。不论怎么糊弄,总能应付过去。如今宋荣备受朝廷重用,乃御前红人,交往的公侯府第、尚书侍郎、同窗同僚,每日大小多少事等着人拿主意。

如今小纪氏被宋荣刺激得直接躺床上了,家里孩子们尚小,宋荣再有本事,天天衙门的差事还忙不过来呢,更不可能操持内宅之事。

没办法,只得老太太顶上了。

家里的事还好,不过吃穿用度,凑合凑合大家都能过。关键外头同僚交往走礼,一应事件,却不是可以凑合的。别说凑合,便有时审慎再审慎,都会出错。

老太太实在挑不起这摊子事,跟儿子报怨头疼。还是辛老太太道:“我看言姐儿样样好,又通文识字,丫头九岁,也不小了呢。”

宋荣如今懒得进小纪氏的房门,略一思量,亲自去岳家把宋嘉言接回来了。宋荣据实相告,对武安侯夫人道:“太太身子不大妥当,病了这几日,仍不见好转。我家老太太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我想着,言儿是长女,接她回去学着料理家事,也好为她祖母分忧呢。”

武安侯夫人道:“四姑太太自小便是如此,用心太过。”着人收拾些药材给宋嘉言带回去,又叮嘱她:“你是长女,如今也大了,理当学着管家理事。”担心宋嘉言年纪太小,武安侯夫人提点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里的事,亦是如此。实在难以决断的,便翻旧例,切莫耳根子软听信下人挑唆。实在不行,还有你爹爹可以请教。”

“外祖母放心,我都记得了。”宋嘉言淡然一笑。

武安侯夫人微微点头,道:“这些补品药材,是给你们老太太、太太补身子的,你带回去吧。”

宋荣忙道:“叫岳母破费了。”

武安侯夫人道:“都不是外人,何谈破费二字。言丫头虽说伶俐些,到底还小呢,你着两个妥当人帮衬言丫头,内宅当可无忧。”

不论何时,喜厌暂搁一旁,武安侯夫人从不会失了嫡尊气度。这也是宋荣一直对武安侯夫人尊敬的原因所在。

留下丫头们收拾东西,宋嘉言便先和宋荣回去了。

天气微寒,父女二人共乘一车。宋嘉言问:“爹爹,太太的病怎么样了?”

宋荣道:“风寒而已。”

宋嘉言便没再多问,反道:“爹爹应该早些来接我,我要是知道现在都是祖母操劳家事,早就回来了。”就宋嘉言看来,宋老太太也完全不是这块料啊。

宋荣笑:“你外祖母是想你多住些日子的,我也愿意你多陪陪老人家。”宋荣对小纪氏失望透顶,他是男人,并不能教导女儿内宅之事。自家老太太的本事,宋荣更是一清二楚。倒是岳母武安侯夫人气度弘毅,宋荣很乐意女儿受岳母指导。宋荣是个男人,虽不精通料理内宅之事,不过,对于男人需要什么样的嫡妻,他是一清二楚。在宋荣看来,只要宋嘉言学得武安侯夫人七八成功夫,日后嫁人就能把日子过得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