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他们的蚯蚓真是钓鱼神器

卿孟祝看过米垚家果园的荔枝之后,对荔枝王挺感兴趣,琢磨着抽个时间去拜访农科所的人,问问果苗的事。

琼蔚市这边的果农一般会选择春季或者秋冬移栽果树,主要为了躲避台风,其次夏季高温不利于果树定植。

卿孟祝他们想种荔枝树,得几个月之后再种,现在还不急。

想到这里,卿孟祝多看了一眼米垚家的荔枝树。

米垚家的荔枝树大多都是“良品+”的品质,剩下的则是“良品”,卿孟祝逛了一圈,暂时还没看到“精品-”这一品级的果树。

可能他们的土壤调理得不太好,化肥使用过量,尤其钾肥多,土壤里的元素有点失衡板结了。

化肥使用不当虽然会影响土壤和水源,但是它能提高荔枝的坐果率,让荔枝长得更大,味道更甜,硬度也更高。

果农辛辛苦苦种植果树,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收益,让人不用化肥也不现实。

因此,卿孟祝只是多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

种植果树需要综合的考量,并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环境随时调整水源肥料的应用,他说出来也没什么用,只会给米垚增添烦恼。

看完荔枝,米垚带着卿孟祝从荔枝林里穿出去,打算走直线去厨房。

从荔枝林出来,他们走到了榴莲林。

卿孟祝一下就看见连片的金枕榴莲树中,有几棵干尧榴莲树。

卿孟祝仰头看着树,问道:“这是你们特地种的吧?”

米垚爽快道:“对,技术员们说,用不同品种的榴莲授粉能够提高榴莲的坐果率,结出来的榴莲甜度更好,果肉含量也更高。后面我们一看,果然是这样,就多种了几棵。”

卿孟祝摸摸榴莲树:“有机会我们也要引进不同的榴莲。”

米垚:“我有认识的果农,要给你们介绍吗?”

卿孟祝笑笑:“麻烦了。”

米垚一口气给卿孟祝推了好几个果农的微信,亲眼看着卿孟祝都加上了,然后才带着他们回到厨房。

卿孟祝还没走近厨房的时候,就闻到了一阵浓郁的香味。

那股独特的肉香味一阵又一阵,将他的馋瘾完全勾起来了,他忍不住握紧了明春晰的手。

明春晰也回握。

米垚的大嗓门响起:“老马,烧鹅好了没有啊?”

厨房里也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好了!你们来得正好,收拾一下就可以吃了。”

米垚这边的人多,除了卿孟祝跟明春晰,他还另外叫了几个人过来。

很快,一桌人就齐聚在厨房,准备吃饭。

桌上除了有鹅有肉,还有酒,是米垚自家酿的地瓜烧。

卿孟祝浅尝了一口,被又苦又烈的酒激得差点没打到哆嗦,明春晰在桌子下面拍了拍他的腿,无声安慰他。

米垚哈哈大笑,说他们这里的酒就是这个样子的,一般人喝不惯,让卿孟祝他们吃烧鹅,还用公筷热心的给他们一人夹了一条烧鹅腿。

卿孟祝夹起烧鹅腿尝了一下,瞬间就被惊艳了。

烧鹅的鹅皮金黄酥脆,非常香,那一点附着在鹅皮底下薄薄的脂肪又给鹅皮提供了完全不一样的香腴,酥脆的外皮和软嫩的鹅脂互相映衬,形成了绝妙的口感。

尝完鹅皮,底下的鹅肉软嫩鲜香,肥美多汁,口感和味道不输鹅皮。

卿孟祝尝着,眼睛再次亮了起来。

一般的烧鹅,皮会很好吃,肉却难免有点发柴。

米垚他们这只烧鹅完全不会,鹅肉不仅不柴,还有一股难得的鲜甜。

不愧是在果园里吃着草长大的散养鹅,这味道简直绝了。

最重要的是,这烧鹅还热着,吃的时候跟凉了的烧鹅在口感上完全是两码事。

卿孟祝看了明春晰一眼,用眼神示意,好吃多吃。

明春晰笑了笑,尝了一口鹅肉。

米垚一看卿孟祝的表情,就知道他喜欢这烧鹅,热情地说道:“你们多吃一点,蘸着酸梅酱吃或者蘸着肉汁吃也好吃。”

酸梅酱是本地配烧鹅的必备酱,至于肉汁,那则是厨师将烧鹅烤好之后,将烧鹅破开,收集烧鹅肚子里的肉汁。

肉汁浓缩了鹅肉的风味,带着鹅肉鹅脂的香气,再经过厨师的浓缩加工,用来蘸鹅肉也是一绝,颇有一点原汤化原食的奇妙感觉。

卿孟祝两种酱汁都挺喜欢的。

卿孟祝:“你们家的烧鹅真好吃。”

米垚:“是吧?等会儿你们回去的时候带两只回去。”

卿孟祝:“烧鹅就不带了,我们那里也有鹅,到时候我让人过来跟马哥交流一下烧鹅的技法,行不?”

老马在旁边答应下来:“这有什么不行的?我们本地人人都会。你让人过来就是了,到时候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