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灵泉水泡茶才是绝配
卿国致老爷子听说卿孟祝家新炒了茶,打了个车,乐颠颠地就过来了。
老爷子一进院子就对卿孟祝说道:“你家的茶种出来了?去年在山上挖的野茶?”
卿孟祝摇头:“是年前买的茶树。买回来养了一段时间,开春就发芽长叶子了。去年挖的野茶才刚刚长根,要长茶叶估计得要好几年。”
老爷子连连点头:“那我尝尝。”
赵和曦站起来跟老爷子打招呼:“十六爷,喝茶有什么讲究没?我们不太会泡。”
老爷子:“先闻干茶叶,再品茶汤,要真说讲究,其实也没有那么多,好茶嘛,讲不讲究都品得出来它的不同凡响。”
赵和曦:“嘿,您这话真是振聋发聩。”
三人坐在院子里,卿孟祝将新炒的茶拿出来。
老爷子拿了两粒茶叶,闻了闻,又干嚼了一下,连连点头:“不错,就是这个茶香,稍微一嚼就让人口舌生香。”
卿孟祝将电热水壶拿上来:“您来泡茶吧?”
老爷子接过电热水壶,耐心地冲泡了一壶茶出来。
片刻后,茶香味随着袅袅上升的热气一起弥漫开来。
哪怕不是第一次闻到这股香味,卿孟祝还是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沉浸在茶香之中。
老爷子感慨:“这茶好,香气纯正又丰富,还能闻出层次来。”
卿孟祝闻了闻,心里默默赞同他的话。
老爷子呷了一口,再道:“茶汤的味道也很饱满,不像一般的茶汤那么寡淡,喝着还有一点碾压整个口腔的感觉,令人口舌生津。”
赵和曦:“还有寡淡的茶汤?”
老爷子:“有啊,怎么没有?你喝喝那种粗茶就知道了,一口茶喝进去,除了苦就是涩,一咽下去,就感觉跟刚咽了一口白开水下去一样,什么回甘都没有了。”
赵和曦最关心价格问题:“那您说,这茶那么好,大概能卖多少钱?”
老爷子:“茶叶市场,有名气的茶跟没名气的茶差得太远了,这茶叶质量,卖个千把块钱不难。”
赵和曦瞬间失望:“才千把块钱啊?”
老爷子:“要不然?你以为随随便便就有人愿意出几万几十万啊?那是买来送礼的茶,都有名气有来头的,不是光靠质量取胜。”
卿孟祝想了想:“能卖千把块钱也不错了,我们买茶树的时候才一千一棵。”
这下轮到老爷子惊讶:“这么便宜?你们在哪买的茶树,我也去买两棵。”
卿孟祝:“茶树是不贵,不过我们管理的时候花了大心思,光是肥料就埋了不少,您要是买的话可能不会有这个效果。”
老爷子想想也是:“你们种的菜也是说买的普通菜种,种出来就是不一样,我估计茶叶也是这个结果,普普通通的茶树,不普通的茶叶。”
老爷子还挺喜欢他们这款茶,喝完之后还要了一小包,打算带回家慢慢喝。
赵和曦也拿了一小包回家,他爸妈也挺喜欢喝茶。
卿孟祝对此无所谓,不止给他们分,还额外给周晏几人也寄了一点,都是自家的茶,炒完这一批还有下一批,给朋友们分一分也无所谓。
当然,明乐心那里也寄了一批。
春天来了,茶树的叶子长得很快。
可能因为他们肥料埋得好,也可能因为去年挖的时候没有挖伤茶树的根,今年茶叶爆了一茬又一茬,卿孟祝和明春晰每天都要采一批,要是不采,叶子很快就会老掉。
除了炒绿茶之外,周六,明春晰还亲自出手,打算炒一批红茶出来。
卿孟祝对此感到大为惊讶:“你怎么什么都会?”
明春晰:“在国外读博的时候上过手工体验课。”
卿孟祝的耳朵一下竖起来了,警觉地看着他:“一个人去上的手工课?”
明春晰脸上带着不太明显的笑意:“和同门一起去。当时有个师兄对这个很感兴趣,拉着我们去体验了一番。”
卿孟祝“哦哦”地应了,警报解除:“那还挺有趣的。”
明春晰:“当时有点无聊,偶尔参加这种活动确实比较有趣。”
卿孟祝不会炒红茶,跟在明春晰屁股后面,跟进跟出,好奇地跟他学。
红茶有发酵的环节,卿孟祝一直以为这个环节需要的时间特别长,今天才知道只要发酵几个小时就可以了,不由大感惊讶。
除了发酵,这种红茶也要讲究。
从采摘到凋萎,再到揉捻、发酵、干燥,每一步都跟卿孟祝想象中的不一样。
尤其发酵的时候,明春晰一直在观察茶叶的色泽和香气,还不时翻动着茶叶,让茶叶充分发酵,感觉是一个纯看经验的步骤。
卿孟祝在旁边闻着香气:“你好熟练啊!”
明春晰一回头就看卿孟祝眼睛亮晶晶的,满脸都是崇拜,忍不住用手肘拍了卿孟祝的肩膀一下:“这个不是特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