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郡主
开年过后, 天气放暖,连日晴空。
日头灼晒着覆着厚厚霜雪的屋檐,枝头的霜雪也悄然化去, 一路行走在廊下, 处处都是滴滴答答霜雪融化的声响。
仆人们来来往往,撤掉了去年过冬时蒙上的厚重窗帘。春光作序,一切都井然有序有了万物复苏的景象。
这些时日盈时常与二姑娘三姑娘往平湖院中坐着, 逗逗侄子。
这些时日开朝, 朝中想必事情堆积的多了,府上几位爷都少见人影。
便是连正在坐月子的萧琼玉都嗅出些时局变荡来。
三姑娘说起来:“昨儿我去给祖母请安的时候,祖母叫我过来告诉两位嫂嫂, 叫咱们近段时日少往府外走动。这几日朝中抄了许多人的家,午门门口日日都有斩首的, 听说拉尸体的马儿都拉不赢。”
二姑娘道:“你少说两句,说给两位嫂嫂听了,无端的叫人恶心。”
重回一世,盈时自然不是胆小的。她虽不是个万事通,可对于前世许多重大事件的节点总有所耳闻。
这件事起先以兵部贪军饷为由头,彻查当年军饷一案,牵涉甚广,更是最后涉及到了通敌上。
上辈子这事儿可足足持续了大半年,牵扯许多人进来——只是这事儿早过了许多年, 许多证据早就死无对证, 查起只怕都是伤筋动骨, 朝廷动荡。
盈时只清楚的知晓一桩事儿,在她死的时候梁家门第依旧屹立,那时纵然社稷动荡, 梁昀却早已权倾一时。
结果是这般,过程如何都不重要了。
盈时安慰众人说:“既然祖母都发话了,那我们便不往外头去了,等风波平息再出门便是。”
这话题过于沉重,盈时转了话头,问萧琼玉:“明儿这家伙也满月了,嫂子可有给孩子起名?”
萧琼玉说:“名儿等过几岁大了再叫他祖父定夺,乳名便先取好了,他生在正月便叫元儿。”
几人听了都觉得尚好,一口一个元儿元儿的叫着,都觉得朗朗上口,很是可爱。
盈时这些时日也没闲着,将自己绣好的一只虎头帽送给元儿戴上。
元儿快满月了,果真一日一个模样,刚生出来时瘦瘦小小粉猴子一般模样,如今也长得整齐了许多。乌黑澄净的瞳仁,与梁家一般模样的薄唇,乌黑的胎发,看来长大也是一个俊朗的小子。如今躺在摇篮里冲着盈时吐泡泡,盈时觉得自己心都被融化了。
萧琼玉也觉得好看,笑着说:“弟妹当真是有心了,比我给他做的好看多了,他也喜欢戴呢。”
元儿在摇篮里晃悠一下,头上的老虎帽就叮叮当当的响起,那铃铛是用银子打的并不吵闹,反而听起来十分清脆悦耳。
两位姑娘都凑过来瞧,十分新奇。
盈时说:“这是陈郡那边的样式,说是才出生的小孩儿体弱,铃铛能驱走妖魔鬼怪。”
……
一晃眼便到了梁府长孙满月宴的那日。
亲朋好友,几乎家家户户都差了人上门祝贺。
这日难得的热闹,前院开了二十多桌也不够坐的。
宴会开始时,便是由着隔房的一位姑祖母亲自主持给元儿剃胎发。将剃完的胎发收了一缕编制起来放入匣中妥善保管。
正热闹,忽地听门前传来声势浩大的声响,有婢女急急跑进来,冲着端坐在主位的老夫人说:“老夫人!大姑太太回来了!”
众人皆是一怔,甚至便是连盈时都没明白过来这位大姑太太是谁。
直到片刻后,见一对婢女提着灯烛引路,彩衣飘飘间竟是两位贵主登门。
为首的女子身着一件五色金盘金彩齐胸锦裙,盘着凌云髻,满头珠翠百花簇拥,却也能从发白的鬓角与眼角皱纹中辨别辨别出年岁。
身侧扶着她的娘子倒是生的美艳而丰腴,秀眉如柳弯,额间轻点朱红,一双丹凤眼炯炯有神,身上衣裙香花堆叠。
周遭依稀有宾客辨认了出来了二人,一时间皆是离席请安行礼。
“王妃万福金安,郡主万福金安。”
老夫人提前并未得到消息,如今一见只以为是自己做了梦,直到王妃跪在老夫人脚边领着女儿给老夫人叩了三个重重的响头,她才回过神来。
老夫人闭了闭眼睛:“这是做什么?如今你可是王妃之尊,给我磕头可是折煞我了。”
“母亲,不孝女带着女儿过来,给您磕头请安了。”
“怎么来了也不提前书信说一声?”老夫人又问。
韦夫人连忙让座,王妃由着陈嬷嬷引入老夫人手边坐下,她出神一般四下打量着府邸一应装扮,和声叹道:“原先也未必有空来,怕说早了叫您空欢喜一场,便先不说了。”
王妃左右四顾,将两个娘家侄女叫来跟前问候,又问道:“那两个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