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

为避免唐末五代武将夺权乱政的故事重演,大宋建国後崇文抑武,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政策来笼络文臣。

朝廷不抑兼并,权贵宗亲肆意圈地,军队在战事中屡次失利,岁赐岁币成为压在百姓头上的又一座大山。

至宋仁宗执政後期,内忧外患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皇帝在改革呼声的推动下终于“专业欲更天下弊事”。

庆历三年,西北边事稍宁,仁宗皇帝召范仲淹、韩琦回京,又提拔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

八月,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

九月,召范仲淹、富弼殿中奏对,责令条奏政事,范、富二人随即提出十项改革主张,谏官欧阳修等皆上疏言事,仁宗多予以采纳,并渐次颁布全国。

庆历四年,新政推行,朝堂恩荫减少、磨勘严密,毁谤新政之言论日益增多,朋党之论甚嚣尘上。

范仲淹等以天下为己任,群小不便之,毁言日闻。

庆历五年正月二十八日,范仲淹罢参知政事,出知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同日,富弼罢枢密副使,出知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

二月初四,罢磨勘新法、任子新法。

三月初五,韩琦罢枢密副使,出知扬州。

三月二十三日,废除科举新法,恢复旧制。

八月二十一日,欧阳修出知滁州。

至此,主持新政之臣全部被逐出朝堂,庆历新政彻底失败。

庆历新政失败後,社会矛盾并未缓和,土地兼并越发严重,民族矛盾越发尖锐,民间动乱越发频繁。

由于民贫乏食,仅一年便发生“劫盗”九百七十起之多。

……

皇佑四年,范仲淹改知颍州,于扶疾上任途中逝世,享年六十四岁。

……

人死如灯灭,万念俱成灰。

都说黄泉路上看不到日月星辰,下面看不到土地尘埃,前看不到阳关大道,後看不到亲朋旧人,然而真正的黄泉路是什麽样还得死了之後到阴曹地府才知道。

范仲淹看着和想象中完全不同的明亮青石路,还有路牌下朝他挥手的好友,陷入沉默。

怎麽说呢,喜庆的让他望而退步。

人活着的时候要饱受病痛衰老之苦,死後变成魂魄反而重返壮年,尹洙和滕宗谅看好友停在青石路上不动弹于是主动走过去,“可算把你等来了。”

范仲淹:……

这话说的。

这俩人同年逝世,庆历新政失败後他本就苦闷焦愁,同一年失去两个好友对他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当年的打击有多大,现在看到这俩人喜笑颜开朝他咧嘴心情就有多复杂。

死後的日子竟这般快活?

滕宗谅揽住好友的肩膀带他去走流程,“走走走,先给你解释一下现在的情况,然後带你去看热闹。”

人死後要到阴曹地府接受十殿阎罗的审判,以决定他们是升天做神仙还是再次投胎做人还是入畜生道还是打入十八层地狱去受苦,最近几百年地府闹罢工,他们这些新丧之魂便顺势在地府常住。

这不,接引魂魄本来是黑白无常的活儿,他们俩知道要来的是生前好友後和黑白无常打了声招呼就直接替了黑白无常的差。

就这麽离谱。

死了那麽多年,至今不明白地府为什麽还没崩塌。

左右不是他们该操心的事情,问题不大。

滕宗谅和尹洙带着范仲淹去登记了一下,让地府确认此鬼不是非法入侵然後才带他去逛酆都。

当鬼魂的日子平平淡淡,不用和活着的时候一样操心这操心那,刚开始确实有点不习惯,习惯了之後才捶胸顿足以前过的都是什麽鬼日子。

呸!人日子!

还有就是,因为地府时不时闹罢工,他们会在酆都看到很多熟人,生前关系好的见到了自然开开心心,生前关系不好的当没看见就行。

要是实在生气,那就趁乱起来的时候去套麻袋揍一顿,对方有本事就打回来,没本事就忍着。

地府没那麽多规矩,拳头大就是硬道理。

范仲淹:……

你们俩真的没有被野鬼夺舍?

几年不见,他的好友好像变了个人。

滕宗谅:“我现在是鬼,谢谢。”

尹洙笑的不行,等滕宗谅被嫌弃的蹲在地上画圈圈才上前说道,“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范仲淹刚从水深火热的大宋来到地府,听到地府时不时就闹罢工下意识皱起眉头,“到底是怎麽回事?”

凡间内忧外患,地府也内忧外患不成?

尹洙顿了一下,“这事儿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待会儿带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有什麽说不清楚的,就是罢工了呗。”滕宗谅撇撇嘴,“且等着,我有预感,很快就能轮到咱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