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占城到手了

韩信的奏报,远没有刘邦的那么有趣,但很准确,像一封封按着时间顺序标注的路线图。

“冬月十七,行至灵渠以北,遇道路阻绝,我与张良止步于此,问于耄耋老者,得知一股越人降而复叛,占道逞凶,常自袭扰,阻碍南北,遂伏,引兵平之,三日后,道路乃通。”

【过程呢?就四个字结束啦?】

【明明是六个字,好歹告诉我们他是设了埋伏把叛军搞定的。至于咋设的埋伏,叛军多少人,杀了多少,俘了多少,全不知道。】

【顶级名将是这样的,我来了,看到了,打赢了,over】

【韩信和项羽打仗,完全是两个风格诶。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相干。】

李世民看完了韩信的第一封奏,觉得像是饥饿的时候就吃了一口东西,还是酸的,吃完不仅不顶饿,还更饥肠辘辘了。

“张良的呢?”他问。

“在这里。”扶苏好像知道他要这么问,马上把张良的奏也找出来递过去。

这回搭配起来看,就显得内容丰富许多了。

“陛下万安,展信舒颜。确如陛下所料,百越人心浮动。南海郡尉任嚣一病不起,送往咸阳的奏书半路被阻截,道是当地越人反叛,平乱旷日持久。

“然臣与韩信深入腹地,暗中调查走访,发现其人言不尽实,有装病欺瞒、养寇自重之嫌,所谓‘音书难达’‘有心无力’不过是其托辞罢了。

“臣与韩信分开行动,他平定越人叛乱,杀千余众,欲擒故纵,围困其余人等,以利诱之,俘虏匪首。

“臣假扮方士,入任嚣府邸,进言其有王命,当割据一方,封锁岭南各关口,与中原不相往来。任嚣状似大怒,将臣下狱,入夜后却与赵佗联袂而来,前倨后恭,同臣秉烛夜谈,共商为王之事……”

【这么直的钩子也咬啊?】

【差点就发展成割据势力了。】

【秉烛夜谈都谈啥?谈谈怎么造反?这个子房擅长,专业可对口了。】

【造反在秦末可是大热专业,没有人不擅长。——除了扶苏。】

李世民继续看下去,张良详细述说了他是怎么卧底获得对方信任,并坑死任嚣和赵佗,诱惑他们出兵兼并桂林郡,反而被韩信一网打尽的过程。

他看得津津有味,好像亲身经历了一遍,顺势铺开韩信的其他奏报。

“冬月廿九,臣至南海郡,觉郡尉任嚣有不臣之心,张良深入敌营。”

“腊月十五,任嚣起兵袭桂林郡,臣助桂林郡守却兵,以太阿斩之,悬首百越,传于三郡。”

【帅呆了韩信!太有范儿了。】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就是这种感觉吧?】

【任嚣的脑袋是旋转小火锅吗?到处传。】

【哈哈哈有画面感了。】

【这是这么多年来太阿剑斩的第二个人吧,第一个还是荆轲。】

【全是阻碍大秦统一事业的反骨仔,死得都不亏。】

“腊月廿六,赵佗南逃,臣追至占城。其地民风野蛮,不与外人来往,因此耽搁时日,至一月底才将赵佗抓获。又两月,数次交锋后,占城首领愿意归降大秦,献占城稻与降表,向大秦称臣纳贡。”

李世民微讶:“占城已经归附了?”

扶苏肯定道:“是的,三月份传来的消息,本来想告诉你的,你说百越的消息等你回来再一并处理,就没有送到草原去。”

【占城是越南的吧?这回真的要自古以来了。】

【韩信就这么不声不响地把大秦的版图又扩大了一点。】

【太好了!占城稻到手了!马上就可以种了!】

“那赵佗人呢?”李世民又打开一封张良的奏,随意地问道。

“在路上了,韩信最近的奏是十天前,言明他们启程回朝了。算算日子,也快到了。”扶苏道。

“继任任嚣和赵佗的官员呢?定了没?”

“朝会上讨论过了,拟了几个人选。你看看。”扶苏把名单拿过来。

“这种小事你可以自己定。”李世民随口道。

扶苏略有点犹豫:“我怕选的人不够妥当。”

“多听听贤臣的意见。”李世民鼓励道,“比如我就爱听无忌、玄龄和魏征的。你呢?”

“我……”扶苏顿了顿,不好意思道,“我本来想听听你的意见……”

李世民乐了:“也不是不行。不过,在此之前,李斯、冯去疾和子婴,应该给过你人选了。”

“但他们给的人选不一样。”

“不一样才正常,都一样就怪了。”李世民道,“是人就有私心,有政治考量,有利益同盟,有喜恶偏向,冯去疾和李斯向来不对付,他们怎么会选同一个人?”

“那我听谁的呢?”扶苏不确定,“他们推荐的人都有道理,看起来也都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