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二凤种地

三天的假期过后,所有还在留恋夜市花灯的官员,不得不痛苦地开始上班。

魏征倒是很积极,不仅早早地处理完了廷尉府的事务,还掐着点儿来送死刑复核的奏,顺便围观他家英明神武但不会种地的皇帝陛下折腾土地。

要魏征说,这真的很有意思,比干什么都有意思。

魏征也算出身名门,虽然家道中落,自己还出家当过道士,也精通酿酒,但种地这种事,他还真不太擅长。

他都不擅长,更何况某位出身太好、天赋点满军事、多出来的部分又点了政治的天可汗呢。

魏征甚至怀疑这新造出来的农具,都是长孙无忌的手笔。——至少长孙无忌懂农具的概率,都比他们陛下要高一点。

但他知道陛下并不是会揽别人功劳的人,说是他画的,那肯定就是他画的。

魏征觉得很古怪,但还是选择相信他,并且一边看笑话,一边来帮忙。

“将一亩地划成宽、深各一尺的三甽三垄,甽低垄高,作物种在……”[1]

李世民在田垄边上碎碎念,顺便瞪了一眼看热闹的魏征。

“陛下是在背什么书籍吗?”魏征忍着笑意。

“不然呢?”李世民没好气地回答。

他背得可详细了!就是实践起来有点费劲。

好在治粟内史手底下有一些了解农耕的官吏,他又派人找了几个老农过来,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话,省得弹幕天天笑疯了,啥也不干专门来笑话他。

让孙黑去找人的时候,这小子还自告奋勇地说:“俺也会耕田!俺可以帮忙!”

“你?”李世民半信半疑,因为孙黑还有那帮跟随他从上郡回来的骑兵们都显得比较年轻,没有那种饱经风霜一看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感,所以还是让他去咸阳城外找几个熟手来。

半瓶水晃荡,终究不如满瓶水稳当。

这汉朝赵过发明的代田法,就这样在秦朝的咸阳宫开始第一轮试验了。

【哈哈哈老祖宗会不会很生气?】

【咸阳宫不是只有宫殿啦,赵过一开始也是在行宫的空地上进行的,二凤只是效仿人家农业专家。】

【以后就变成农业专家效仿二凤了。】

为了方便,李世民穿了窄袖的衣裳,没有佩戴任何碍事的饰品,有点茫然但又很认真地观察着这规划出来几亩地。

“对吧?”他不确定地问,不知道是在问魏征,还是在问嘻嘻哈哈的弹幕。

【不知道啊我没种过地。】

【我们这地方不缺水,没用过这方法。】

代田法适用于北方干旱地区,尤其大片的官田和军田,沟垄相间,每年互换位置,方便堆肥除草,有利于培养地力,配合上更先进的农具,一亩地能多生产五十到一百斤粮食。

不要嫌少,这时候一亩地也就能产两百斤粟。——还是在土地相对肥沃,风调雨顺的情况下。

大秦的主要粮食作物就是粟,因为耐旱。不过现在是十月,种粟的时令已经过去了,所以李世民让人种的是小麦。

伴随着石磨的推广,以后种小麦的人也会逐渐变多的,这是个很自然的过程。

老秦人谁会不爱吃面食呢?

“臣看差不多了。”魏征夸赞道,“从陛下身上,臣才知道什么叫学无止境,如今连农耕之事,陛下都掌握得这么好了,真是令人叹服。”

“你不是在讽刺我吧?”李世民狐疑地看他一眼。

“怎么会?臣是真心实意的。”魏征仔细看了看这整整齐齐的田垄,和自己从前看过的田地对比了一下,居然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种麦之前要先施肥吧?”魏征问。

“早就已经弄好了。最近堆的是为了明年用。”李世民骄傲道,“厉不厉害?”

“已经弄好了?”魏征这回真的诧异了,“你居然能忍得了那种腌臜味道?”

李世民撇他一眼:“又不需要我干,我只是来看看。——你不会以为战场上的味道能好到哪儿去吧?夏天那满地尸体,蛆虫在腐烂的……”

【啊啊啊陛下求别说!快有画面了!】

【不要啊!我还在吃饭呢!】

好吧,李世民及时中断,没有让这群身心脆弱的观众们继续吱哇乱叫。

真是的,这帮人的日子过得也太好了吧,连堆个粪肥都嚷嚷好恶心,非要催他打什么马赛克。

他们从来不种地的吗?还是说完全不需要这样堆肥了?

他这样问过,结果得到了满频的炫耀和科普。

【有化肥啦,一袋一袋的白色颗粒,不需要自家再堆了。】

【农村还是有的,自家的粪浇自家的菜地,还有鸡鸭鹅的粪便,都是天然的肥料。】

【牛粪更是好东西,还可以当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