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刘邦vs李世民vs张良

转瞬之间,弹幕多得盖住了整个屏幕,多半都是无意义的【啊啊啊】和惊叹的【刘邦!】

【我的妈呀,真是刘邦!这么巧的吗?】

【二凤这运气也是没谁了】

【刘邦这时候还叫刘季是吧?】

【对啊,刘老三】

【伯仲叔季,不应该是刘老四吗?】

【不知道啊,就是刘季刘老三】

【季也有年纪最小的意思】

【但刘邦底下还有弟弟啊,他也不是最小的呀】

【鬼知道怎么回事,也许最小那个是意外吧】

【好神奇,汉高祖和唐太宗在一艘船上】

【要是这船翻了……】

李世民悠然笑道:“刘先生是要回乡吗?从这里往沛县,水路只能走一段,更多的还是要靠脚走,船钱要不了多少,我可以替先生付。”

“李郎真是个仗义的人。”刘季感叹道。

【翻译一下:你真是个有钱的冤大头】

【不愧是老流氓,骗吃骗喝骗钱】

【我有理由怀疑他是看见二凤贵气,所以临时起意决定蹭船的。】

【讲真二凤看起来真的很贵,哪怕他穿着已经很简朴了,也没带什么值钱东西,但看起来就是很贵,你们懂吧?】

【二凤祖上三代,都是贵族,曾祖父就已经是八柱国、唐国公了……再加上这是扶苏的身体,那还用说?】

【我不是在拉踩刘老三,容貌气质这一块,被秒了啊】

【刘邦:他只是比我年轻而已!】

【刘邦也不错啦,有一种嬉笑怒骂、玩世不恭的松弛感】

【松弛感=街溜子】

他们在船舱里坐好,李世民还把邓陵提供、赤松子亲手送的两包吃食分给他们吃了。

不过是些肉脯和饵饼,但几人都狼吞虎咽,吃得非常香。

李世民不由好奇:“刘先生没有用早食吗?”

“别说早食,要不是遇到你,我们午食也吃不上。”刘季大口咀嚼着肉脯。

“这是何故呢?”

“嗐,别提了。”刘季看着大大咧咧,嘴却挺严,“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没办法。”

【这个时间节点,刘邦本来应该藏在芒砀山】

【他藏在芒砀山,是因为押送民夫去修骊山陵,民夫半路跑了很多,他怕受责罚,干脆把人全放了,自己也溜了,藏在山里。但是现在骊山陵不修了,扶苏继位了,大赦天下了,他还躲山里干嘛?当然要回家了。】

【回家干嘛不走陆路?绕道干什么?】

【也许因为下雨天山路不好走?】

李世民看了一眼跟着刘季的三个人,俱是粗布衣裳,灰扑扑的,看着不怎么起眼。

“这肉脯真香!”刘季嚼啊嚼,赞不绝口,“要是有酒的话,就更香了!”

“我不能饮酒,便也没带。”李世民带着笑意解释道。

“这位是李郎的朋友吗?”刘季嚼着肉脯,瞅着张良。

张良的容貌实在太显眼了,一打眼看过去,差点会让人误会性别。好在他自己不是十几岁的年纪,那时候估计更雌雄莫辨。

“在下张良,字子房。”

“子房兄。”刘季马上换了更亲切的称呼,热情道,“子房兄是个读书人吧?”

“读过几本书。”张良谦虚道。

“恐怕不只几本吧?”刘季笑嘻嘻,“两位看上去非富即贵,却不带随从,结伴往荥阳去,是要做什么呢?”

【谈话的节奏好像被刘老三主导了呀】

【好一个社牛,吃人家的东西,蹭人家的船,要人家付钱,还打听人家动向】

【我要是有这本事,也不至于找不到工作了】

张良看向李世民,没有作答。

刘季便知道,这两人之中,更年轻的那个才是主导者。

他越发好奇,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对方。

“我们听说黄河决堤了,有朋友被困在那里,想去看看能不能帮上忙。”李世民半真半假地回答。

刘季肃然起敬:“黄河决堤这么大的事,可不是好玩的。那黄河水滚滚而下,有多少人也不够冲的,哪怕是千军万马,也只有败退的份。虽说是为了朋友,心意可嘉,但也要惜命才是。白白丢掉性命,可对不起父母。”

【父母?二凤现在两辈子凑不出一个父母】

【前面的嘴也太毒了】

【张良也没父母了吧?】

【父母没了,家人还是有的。二凤来的时候还活着呢,还有几个孩子】

李世民失笑:“我们没有那么不自量力,以为光靠自己能抵御黄河水。只是不放心,想着去看一看,如果能帮上忙,就再好不过了。”

“这时候能帮上什么忙呢?你们看着也干不了粗活,负薪运粮也轮不到你们这些人干。与其在边上看热闹,还不如别去添乱。”刘季咽下嘴里的肉脯,咬了一大口饵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