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两全

“你倒是比我想象中的要敏锐许多。”出乎意料的, 心魔承认得痛快无比,脸上也完全没有被戳穿后的惊愕。

闻叙心想,这倒也不全是敏锐, 主要是心魔也没有任何掩饰,于是他就随口一猜而已。

“所以,你可以回答我一个问题吗?”心魔脸上无悲无喜,但声音里却透露着些许急迫, “倘若你是温持善,你会如何解决那个小国的困境?”

小国困境?闻叙又不是慈悲仁善的性格, 如果是他,他根本不会想去解决任何困境,世人有世人之苦,一个国家也不可能永久存在,温持善没出现之前,这个国度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国祚, 而他出现之后,它也不是绕着温持善转的。

但凡是靠人来运转维系的统治, 不管谁来了, 到最后肯定都会走向覆灭,之后又会走向新生,以温持善当时极度内耗的状态, 不管做什么样的举措, 可能最后都会因此滋生心魔。

闻叙抬头,望向不远处的白衣心魔:“你觉得,什么样才叫解决困境?是让那个小国的百姓重新回到安居乐业的状态,还是一改风貌、肃清统治者的乱政?”

修仙界很早之前,就没有了绝对统治的皇权, 一开始知道的时候闻叙还是很惊讶的,毕竟他来自一个被皇权统治了数千年的凡人国度,很清楚君主统治虽然弊病不少,但至少血缘延续确实可以让一个国家更加长寿安稳。

但很快他就明白,修士的力量太强大了,哪怕正道修士不会强行主动干预人间国度,但那又如何?君权如果不处于绝对统治地位,那就没有任何意义,更何况邪魔从来都不吝啬于对普通人出手,如果修仙界存在皇权统治,那大概率会成为培养邪魔的温床。

都不用仔细去想,闻叙就能猜到君权在衡泽大陆上渐渐消失的原因,就像他能理解那位新王继位后,第一时间对温持善出手。

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新王被温持善教养长大,心里显然很清楚“养父”的能耐,只要温持善还活着,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王。

因为他知道“生带异象”的由来,所以他很明白,他是可以被轻易取而代之的,就像他自己取代残暴的老国王一样。

但凡一个有野心的统治者,都不会容忍这种存在。

“你居然认同那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做帝皇的,心性竟都如此凉薄吗?”

“对普通人而言,凉薄确实是一个贬义词,但对于君王而言,它并不完全是,你认为他忘恩负义,是因为站在尊者的角度去看,但倘若你站在新王的角度看呢?”

闻叙负手而立,继续说着,“新王只是一个普通凡人,他自小仰望着尊者长大,知道自己未来是这个国家的王,而当他登上王位时就会发现,自己依旧活在尊者的俯视之下,尊者目下无诟,他这个王势必当得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但凡行将踏错,尊者肯定会出手干预,没有一个统治者愿意屈居人下的。”

“或者说,当尊者出手干预王权更迭的那一刻,您就已经是那个国度隐形的王了。除非您死,否则他永远都是一人之下。”

“站在国家的角度,他对尊者出手,完全利于国度、施政,如果让我来评判,他是个不错的统治者。”

心魔没想到,会听到这样一番说辞,听上去有悖常理,但仔细一想,竟真有几分道理:“所以你认为,持善他做错了,是吧?”

行善举,做错事,这两者有时候是可以同时发生的,正因如此,持善才看不开,才会徒生心魔,往后哪怕改换了修行之道,也再也挣脱不开。

闻叙却摇了摇头:“恰恰相反,我觉得尊者离开得好,在你看来这是一种逃避的行为,但及时抽身,未尝不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甚至后来小国度的覆灭,本身也只是社会进程的一部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封闭的小国终于走向开放,百姓从山里走出去,王权覆灭,他们终于逃离王权的剥削、开眼看广阔的天地,明显未来会更加光明。

至于进程中出现的流血,本就是不可避免的,世间极少有两全之法。

“或者说,如果没有尊者的干预,这个小国恐怕在残暴老国王那一代就会覆灭,变成尊者后来见到的模样。”

心魔:……不知为何,突然有种非常无力的感觉。

好半晌,他忍不住开口:“你确实是个天生的帝皇之材。”至少修仙界的修士,很少会有这种领悟,“你该修佛的。”

这下无力的人变成闻叙了,似乎除了师尊,遇到过的其他人都觉得他应该去修佛。他甚至忍不住想,历史上当皇帝的当厌了,都跑去出家了,难不成是因为天生佛性不成?!

“你比持善,更适合修佛。”心魔忍不住又加了一句,满眼都是明珠暗投的可惜之意,当然也暗藏拉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