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而牛棚里的众人也借着火煮晚饭, 他们回来时天都黑了,自然不像村民那般可以借着外面的余光煮饭了。

这个时候村民都在吃饭,而他们才开始煮饭。

“咕咕。”

外面响起了鸟叫声。

“阿想来了。”

听到了暗号, 张百草站起来。

“快去接他。”

老人自然也听出来了,其他人也都是一脸笑意。

他们现在最开心的事就是赵想过来, 这个孩子给他们灰色的生活增添了一些其他颜色, 让他们抑郁的心情变得好起来。

“爷爷伯伯们,我来了。”

赵想背篓已经背到了张百草的背上。

“快过来坐,今天来得比平时晚些,可是遇上了什么事?”

老人刚才还在担心, 因为赵想只要不下雨, 晚上都会来牛棚跟大家学习。

平时早就来的人, 却没有准时出现, 他自然会担心了。

“我要出门时,村里有人来家里借粮。”

赵想说起这事,脸上尽是无奈。

中午爷爷借粮时,他就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怎么回事?”

大家一听顿时紧张起来。

赵家只有两老一少,如果有人对他们起了坏心思,赵家可没办法阻挡。“中午赵四大爷来家里借粮……”

赵想把情况跟大家说了,当然他说其他人边吃边听。

“晚上其他人知道了, 于是也有人跟风来借粮。”

赵想最后总结, 就是赵爷爷开口借粮,让其他人找到了机会上门。

“他们又不是赵四家断粮了, 怎么好意思开口的?”

赵老师皱眉,对赵家老少很是担心。

“能上门的, 都放下了脸皮,自是好意思了。”

赵想也不想恶意揣测大家, 可他们的行为确实如此。

明知道赵家只有老少,还是有人上门借粮。

赵四家是迫不得已,其他人就有些趁火打劫的意味了。

“那你们没借吧!”

老人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赵爷爷扛不住压力,把家里的存粮借了出去。

“没有,爷爷奶奶还是很清醒的。”

赵想摇头,他们不会因为抹不开面子,就把自家的存粮都借出去。

赵四那是没办法,他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对方一二十口人被饿死。

“爷爷说了,家里能借的已经都让赵四大爸家借走了,家里留下的一点,我们也要吃饭啊!”

赵想把赵爷爷的原话说了出来。

“这才对。就算要借,也要保证自己家人不受饿。”

老人放心了,赵家老人没被道德绑架住。

有些人是宁可饿着自己和家人,也要把粮食借出去换个好名声。

而赵家不需要啊,他家本身就是烈士家属,名声向来在村子里很好。

其他人也不敢太过逼迫赵家老两口,一旦把人惹急了,跑到镇上哭诉,最后倒霉的只会是大家。

赵想拿起课本复习,等赵老师他们吃完再跟大家学习。

知道赵家没事,大家吃饭的情绪变得轻快起来。

“阿想的厨艺越来越好了。”

大家一吃就吃出了是赵想的手艺,和赵奶奶肯定是有差距的,人家毕竟是煮了几十年饭的人。

赵想的手艺也不错,只是现在什么都缺,让他发挥不出来。

和赵奶奶什么条件都能煮出好吃的饭菜相比,赵想还是差了一点,他太依赖各种调料了。

不过他手艺确实不错,起码村子里大部分人都要好。

“阿想。”

老人突然叫了赵想一声。

“爷爷?”

赵想抬头看向他。

“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

老人说完又变得沉默起来。

“是。”

赵想眨了眨眼睛,答应下来。

对老人的话没有怀疑,甚至都没有主动询问。

毕竟高考已经停了好多年,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工农大学的学生,成绩是不要想了,大多数都是推荐上去的。

里面有真材实料的很少,就别指望他们了。

赵想没问老人高考是不是要恢复,因为他知道明年就会恢复。

恢复高考后第一次高考是七七年进行的,现在才七五年,过两年他也才十五岁,到时年纪还小就不去了。

不过第二次他可以去试试,与第一次只隔了半年,但是他年纪也大一岁了,到时再去考也不算太出格。

虽然他觉得自己考上一个普通的大学问题应该不大,但是他想考到首都最好的大学去。

那么他就得再多学学,而且他还有个担心,就是他不知道考上大学后,爷爷奶奶怎么办?

把两位老人放在老家,他实在是不放心。

年纪大了随时都有危险,他学医术也是为了他们。

而他上大学肯定要离开家乡的,这就得和爷爷奶奶分开,赵想是不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