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抚江上的景色和在大海中是不一样的。大海太开阔了,行驶几日也见不到人,抚江一路往西北去,江水两边偶尔会有村民屋子,有一次岸边还有村民背着背篓卖东西,都是老人小孩,一直挥手,喊:卖果子咯!老爷们吃不吃果子咯~

许多福就叫人去买,大船无法靠岸,浅水区容易搁浅,底下人撑着小船到了岸边,将东西都包圆了。

回来侍卫说:“村民说话口音很重,不过不是认出殿下的船,这里往来都有商船,秋日里野果子下来,都会背着背篓在这儿候着……”

许多福看买回来的野果子,有板栗、核桃这些他见过的,还有没见过的野果子,自然外头买的东西,他不能先吃,得先检查过有没有毒,还有试毒。

其中有个乍一看像红薯,逐月洗的时候有几个表皮坏了,露出里面果肉,逐月拿给殿下看,说:“殿下,这个奴婢刚尝了下,清甜水分大,跟红薯不一样。”

“我看看。”许多福接过看。

王圆圆在旁着急,就怕殿下送嘴里了。

许多福已经掰开,没忍住啃了一口,王圆圆诶呦的叫,说:“这个果子没见过,万一不能吃有毒呢。”

“逐月刚吃了,没事的。”许多福忙说,顺手给王伴伴一块,“伴伴尝尝,甜甜的,水分也大。”

王圆圆一边吃一边说:“这岸边买卖东西,殿下别心肠好觉得百姓都是好的,奴才听说也有那坏的,专门坑骗行商的船,东西好不好吃不打紧,反正船走得快也不想折返回来找他们算账,就有滥竽充数的。”

“好吃吗伴伴?”许多福问。

王圆圆:“……”光顾着絮叨了,也没尝出个味,此时仔细一尝,还真是:“水分大清甜,真是没吃过,这叫什么?”

侍卫答不上来,卖货的祖孙俩口音太重了,他怕船走远,丢了银钱全搬到了小船上就追殿下大船了。

许多福也不在意叫什么,好吃就行,“应该是这边特产,咱们留一个,到时候上岸问问当地百姓。”

说话间啃啃啃嚼嚼嚼一个就没了。

严怀津此时进来,许多福一见,眼睛都亮了,拿了个新的递给严怀津,“你尝,我觉得你会喜欢,不甜腻,水分大。”

王圆圆捧着吃的站一旁去了。

“好。”严怀津先接过尝了口,仔细回味说:“好吃。这叫什么?”

“还不知道,等傍晚咱们就能到了,到时候问当地人。”许多福说,又拿了一块。

严怀津说:“我刚问了刘戗黔中天气如何,我们要是在这儿过冬的话,东西还是都搬下去,怕你冷。”

“我阿爹之前还跟我说,他和我父皇在黔中打仗时,这边百姓爱吃鱼,有种叶子红还是什么,做鱼的时候放一些好吃。”许多福想到这有点馋鱼了,“阿爹说鱼刺少。”

许多福念叨了会,不说了,反正快到了,此时凑到严津津身边,“刘戗没找王元孙?”

“二人在一起呢。”严怀津与许多福太有默契了,二人自小认识,此时不等许多福话问出口,便说:“我刚才去问天气,见王元孙也在,没问出口,还是王元孙主动问我什么事,我提黔中,刘戗着急,王元孙神色看不出来喜恶跟我说了天气。”

黔中是王家的老家,王元孙在这儿生长到了十一岁,也是王元孙将黔中王家杀了个片甲不留,故土重归,谁都不知道王元孙心里如何想的,就像李泽送别时神态豁达,都过去了。

但王元孙的情况不一样。

不过许多福南巡路线,正事上,黔中是必去的。算算快六年了,黔中打下来,夷戎二族归顺,这边如今百姓生活怎么样,许多福也想看看。

“之前那般有刘戗,他都过来了,如今过去这么久,身边还有个刘戗,没准王元孙见刘戗围着他团团转,逗刘戗玩呢。”许多福说。

到了傍晚,夕阳落下时,他们到了。

另一边。

罗家祖孙俩背着背篓也是刚到家,去河边等商船卖货时,背篓沉甸甸的,罗爷爷背着大背篓,里头装的是沉甸甸的雪莲果,小背篓是孙子背着,装着晒干的核桃板栗。

“爹,你和小鱼怎么又跑出去了?”罗三扛着锄头回来了。

罗小鱼先说:“爹!阿妈!我和爷爷今天东西全都卖了,有一只好大好大的船,这么大——”伸着两胳膊比划。

灶屋出来两位女人,是婆媳。罗小鱼阿妈说:“累不累。”摸摸儿子脑袋,喊了公爹。

“什么大船?”婆母问。

罗爷爷先将藤篓放下,他回来路上顺手打了猪草,“你明个就不用去山上打猪草了。”

“走几步路,也没什么。”罗阿奶说。

罗小鱼扑过去抱阿奶,说阿奶腿疼,他打猪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