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三万大军到了后,盛都一下子‘太平安稳’了。
前段时间盛都传的沸沸扬扬的政务土改,老百姓听得一头懵,一会听说是对老百姓好的,一会又说是加重税的,还有隔三差五听说底下几个村子、镇子都乱了,因为土改逼死了不少人。
但具体怎么回事,没人知道内情。
老人家一看,唉声叹气说要乱了。还有说要打仗了,皇城也不安稳。普通百姓囤粮囤物的,搞得盛都粮食油行生意都水涨船高,还涨了价,虽然不贵就一两文,但米面杂粮那都是百姓要天天吃的,涨一两文都难受。
老话说要乱要乱。
不知道谁先提的‘要乱’,反正最后全都这般说。
这日早上,城门还未开,九门提督高大人带兵出城,城门开了。早起干活的百姓一瞧,躲得远远的,高大人带人出城后城门快速关了,想进城的百姓在外头得等,等到开城门时间才能进,好在也快了。
城里想出城的人也在里头等。
扎堆说起来:“刚哪位是谁?”、“保咱盛都城的高大人。”、“那这是去干嘛。”、“谁知道。”、“多少年没见过城门时间还没到,高大人就匆忙带兵出去,指定要发生大事了。”、“什么事?要乱了吗?”
“诶呀最近我心惶惶的跳,夜里都睡不踏实,赶紧收拾了包袱想着带孩子先回村里住段时间,村里好歹有田有地能吃上饭。”
“还想指望村里?听说圣上要土改,以后咱们饭都吃不起来了。”
“哎呦这什么日子啊,才过了没几年好日子。”
有人又说:“我怎么听说土改是好事,以后村里生了孩子就给分田的。”
“啊?还有这等好事?”
又稀里糊涂起来,土改到底是什么,好还是坏嘛。
一直到城门开,进城卖菜卖粮食的,出城躲危险的,虽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危险但先躲躲。没多久,带孩子回村里的一家人就遇到了大军,连忙避开。
三万大军停在盛裕关,距离盛都城两日距离的关口。此次刘戗王元孙跟着张德将军带了一万人回盛都复命,大部队先在盛都郊外就地扎营,两人和张德将军带亲兵回城。
宫里。
胥牧屿回到东宫,说:“殿下猜对了,各地镇上都起了争执,背后人故意抹黑土改政令,即便是我们表明了身份,但这些人说得早又传开了,镇上百姓往村里传,即便我们澄清了作用也没多少。”
唉。胥牧屿往地方去,才知道百姓愚昧分不清好坏,话要说许多遍,还会起疑害怕,但也怪不得百姓,背后之人太恶毒了,事关百姓糊口的田地,百姓担忧紧张也是人之常情。
许多福说:“辛苦了,你先休息几日——”
“殿下,我说这个意思不是累想休息,多说几遍澄清还是可以的。”胥牧屿忙道。
许多福笑了下,知道胥牧屿想岔了,说:“不是这个关系。昨日黔中的大军到了盛裕关,一万今日就能到盛都城门外,舆情不好澄清那是有人一直放假消息,效果自然不好了,等抓住了幕后之人,澄清就水到渠成。”
“不光你,东宫几位在外当值、在东宫值班的都休一日,回去洗澡睡一觉,明日过来,孤有新的一计。”
胥牧屿:“是,下官听命。”
许多福点点头,让王伴伴给大家说都放一天。
昨日上午,高雄来他东宫回话,光是听到许凌官说地方县令攀扯到他身上,高雄便严肃了,什么都懂,说此事交给下官,他定要查明还自己一个清白,还叩谢殿下信任他。
要是不信任他也不会叫他到东宫。
许多福跟着高大人客气了两句,高雄就走了——办事去了。此人知道进退,能看清官场那一套,知道他叫人来的用意,也没一遍遍陈情自己没做过,是当机立断揽了差事在身上。
是个实干派,就是教儿子不行,不过也是几年前的事了。
这一日,许多福打算在东宫当咸鱼,早膳用完没多久,许凌官步履匆匆进来,不过神色很是轻松,许多福一看那就是有什么好事。
“什么好事?”
许凌官笑说:“殿下,刘少爷和王少爷回来了,现如今在宣政殿面见圣上。”
许多福一个咸鱼坐起,高兴说:“回来了?昨日我父皇阿爹才说大军到盛裕关,要是快马加鞭急行军今日准能回来。”
“那我去看看。”
“伴伴伴伴。”
王圆圆听殿下催命符似得喊他,高高兴兴赶紧应上。
许多福一连串话:“刘戗回来了,他爱吃羊肉,羊杂汤,还喜欢吃酸辣口,今日饭食不要米饭米粉,全上面条饼子。”
“好,奴才这就吩咐下去。”
许多福去宣政殿找刘戗玩了,也不嫌天气晒,他过去也没直奔书房,而是去偏殿等候,让赵伴伴见到刘戗忙完了,跟刘戗说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