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御史台的先‘发难’,神情悲痛跪地高喊:圣上,此举万万不可于礼不合天地难容有违祖宗巴拉巴拉。
许多福后面有点不想听就没听进去。
不过他看这几位御史大人也就是礼貌性意思意思反对反对,毕竟谏言是他们的工作,圣上此举石破天惊,他们要是不壮着胆子喊点反对意见,就要轮到他们被指责失职了。
果然,他父皇也是很懂,不急不恼,声音四平八稳一一怼了回去,说于礼不合的,大盛朝礼法可有一条说明圣上不能立男妻了?
御史台支支吾吾,没。
说天地难容。
他父皇说:朕就是天子,朕执意要娶,谁敢不容?
御史台:支吾害怕。
自然也有拿他阿爹身份说的,说阿爹内侍出身——这更好办了,这次竟然不是父皇怼回去,而是温良洳说了句:X朝容皇后乃出名贤后就是宫婢出身。
容皇后可谓是贤德典范,十分聪颖很有政治头脑的。历史略通一点的许多福点点点头,顺便给温良洳一个‘干得好’的眼神。
御史台自然又说了,宫婢和太监不同。
有了温良洳打头,朝堂之内多了些辩论的文臣,比如李童,李童虽然官位末,站在最后排但也没妨碍发声,说许大人同圣上情谊深厚,圣上潜龙在巫州时鼎力相助,战功赫赫,保家卫国——
武官听到这儿也有些动摇,平心而论,许小满一个太监,上战场的本事还真是奇才,他们都比不过。这等男子,即便是少个根也比孬种强千百倍。
胥牧屿也道,许大人曾谏言盖官学,庇护天下寒门学子,有一国之母风范。
虽然许大人是男的,但现在不是立后吗,这也能说得通。
文而旦等皆附和。
许多福骄傲挺胸,不愧是孤东宫出来的!回去就给你们加鸡腿!
总之整个早朝,两方开始辩论,最后将许小满吹的是天上有地下无,许小满都有些心虚:啊?他这么猛吗,也没有啦,盖官学那是媳妇儿要盖,让他揽功劳呢。
媳妇儿可真爱我。许小满感动连连。
御史台吵架就是吵,最后一副‘我们争了争不过我们清高,尔等都是九千岁同党同流合污’——
这副模样看的许多福牙根痒痒,这些人分明是害怕他父皇动杀机,还爱自己名声得嚷嚷几下。
“朕是册封许小满为后,此乃圣旨,御史台几位是想抗旨?”宁武帝沉声说。
御史台:……
装不下去了。
“臣等不敢。”
御史台的先服,而后百官齐声恭贺帝后,只是有人心想,许小满做了皇后也好,进了后宫,以后就不能干政了——
下一秒,宁武帝就把这些人的嘴脸打烂了,言许小满于国于社稷有功,封后之后入住凤栖宫,同时继续任职东厂督主一职,在朝堂行走,封宝亲王。
这一下子,朝堂又要沸腾。
宁武帝根本不给反驳余地,末了说:“摘星楼已经算好了黄道吉日,明年一月朕同皇后大婚,大赦天下,推恩科,张贴皇榜,晓谕大盛。”
许多福想凤栖宫在哪?哦哦在父皇紫宸宫后头,这么一说,以后阿爹有自己宫室,他就能去凤栖宫住了!
……以后许多福就知道自己想多了,皇后住凤栖宫那就是明面上,毕竟以后皇后要接待朝臣命妇,地方大,入住正宫,这是圣上对外给皇后的尊重体面。
但实际上,许小满一年到头住不下一个月的凤栖宫,宁武帝也跟着去凤栖宫,说今日皇后翻了朕的牌子云云。
许多福:小丑.jpg
此事已定,群臣破罐子破摔想,反正是皇帝的家事,什么皇后宝亲王,以前没封没抬到明面上时,当今对许小满的宠爱还少吗?认了认了,难不成还拿全家老少性命跟当今赌一口气不成?
本来以为就这般散朝,谁知道周如伟捧着奏折上前要奏。
众臣还以为周如伟是捧当今龙屁的,但仔细一看,周如伟手里拿着奏折,那应当是政务了,不知道什么——
“土地改革?!”
“土地成大盛国有,士族财阀以人头数,土地不得超过多少亩来着?”他没听清。
“秀才免二十亩田税、举人免五十亩田税,进士免八十亩田税。”寒门出身的读书人一听这个倒是蛮高兴,于他有利,若是如此推行,以后家中日渐富裕殷实。
好事情。
但是对更多人,尤其是垄断山头、千亩、万亩的门阀大家族来说,此举无异于是空手套白狼——一封圣旨,就想把他们祖祖辈辈积攒买下来的族田全都充国?!
放他娘的屁,周如伟你是不是想死。
周如伟不卑不亢还在说所奏内容,举了例子,用黔中罪臣王家来说,王家盘踞黔中百年,最初多少田地?而后变本加厉蚕食、买卖、威逼利诱等手段侵吞了百姓良田,成为王氏族田,整个黔中王家独大,寻常百姓分到个人都上竟是一亩两亩薄田,全都是给王氏一族当佃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