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来到幽灵船的三层客房,这里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
不同于大船其他区域的修旧如旧,客房进行了全新装修。
走洛可可精致华丽风,以蓝、金、白为主色调。
室内布景多见曲线结构,令人似乎伸手就能触摸海浪起伏。
又取材天然的蚌壳、岩石等作为装饰物,更添海洋宫殿气息。
向导雅克介绍了房间物品。
客房的光源充足,亮如白昼。
以煤油、煤气、蜡烛为照明燃料的三种灯具都备齐了。
每间房的浴室全天候供应热水。
统一在锅炉房烧水,铺设了自来水管道系统,为客房输水。客人需要注意调节水温,避免烫伤。
壁炉的柴火也准备充足,务必注意开窗通风。
可以让浴室的小气窗保持常开状态,让空气流动起来。
“这里的住宿环境真不错。”
导游图林去过不少奢华酒店,对比来看,幽灵船的住宿条件足以排进前十位。
之前还有些犹疑不定,不确定这次测评能互惠互利,现在见到实物,可以稍稍安心了。
图林今天第一次进入幽灵船。
三个月前,他与馆长商谈能否进入博物馆参观住宿时,还没有瞧过博物馆真容。
馆长表示可以为此次旅行提供大额优惠,只收基础服务费,每人一英镑一天,包餐食。
之所以给出低价,不是把旅行团当作游客接待,而是当成测评员接待。
在幽灵船正式对外开放营业之前,邀请几批客人低价或免费入住搞测评,那些研究员也是以此性质被邀请来的。
图林不认为馆长是多此一举。
合约上,旅行社接受了本次优惠后,如果感觉满意,需要帮忙宣传幽灵船博物馆,多拉一些伦敦有钱人来这里度假。
这一波应该是稳了。
图林计划把幽灵船安排进旅行社长期合作的豪华游度假项目中。
莫伦与麦考夫把行李放入303客房,顺势检查了一圈。
四十多平的套间,包括浴室、客厅与卧室。设备齐全,都能顺利使用。
莫伦:“客房里没有意味不明的符号。”
麦考夫也留意到了幽灵船内不同寻常的符文。
他默数过了,“从幽灵船一层甲板到进入三楼客舱,短短五分钟的路,我见到了七对红色实心圆。圆形涂鸦的相同大小,都是直径3厘米。”
麦考夫:“您刚才问向导这种符号是不是幽灵船固有的,您曾经见过它吗?”
莫伦:“没有亲眼看到过,但听过类似图案出现在远古洞穴的岩画考古现场。”
莫伦表示她读过一些相关研究。
在距今约一万多年之前,远古人类在洞穴里留下了岩画,其中就有红色圆点图案。
就像人用指尖沾了颜料,在岩壁上点了几下。红色圆点有时成对出现,有时连成一条线。
想要绘制岩画,必须走进黑不见底的洞穴。
万年前,唯有火把能作为照明设备。
人们也不确定洞穴深处是不是有毒蛇猛兽。地势崎岖不平,泥泞地面与浑浊空气都让行路变得异常困难。
莫伦:“我很好奇,远古人类为什么要历经艰难在岩壁上画下红点。对此,考古界仍不知道确切的答案。”
麦考夫微微颔首,“正如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幽灵船上会有这些符号。不只有红色实心圆,还有阴文手印、竖着的Z字、树杈等等符号。”
莫伦:“希望在船上搞符号研究的语言学家们已有所发现。”
两人没在客房多待,脱下斗篷与礼帽,稍稍衣着就去一层甲板与旅行团汇合。
来到一层甲板,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十一月末的斯德哥尔摩,天黑得很早,下午三点左右已经看不到阳光。
幽灵船的壁灯都亮了起来。
等人到齐,向导特蕾莎、雅克带路,从第一层开始参观幽灵船。
特蕾莎介绍第一层主要是驾驶室、厨房、餐厅、舞厅、棋牌大厅等场所。
“餐厅做了翻新处,之后诸位可以来此用餐。”
她指向靠东的那扇门,“大门上张贴了时间表说明三餐供应时间。现在,我们先去瞧一瞧幽灵船的发现史。”
特蕾莎把众人引入舞厅。
这里保持了被大船发现时的房间状态。
在此基础上加设展板,展板上贴了海量照片。
“三年前,幽灵船被发现后不久,索恩先生请专业摄影师从各个角度对它拍照拍。从整体到局部,没有错漏任何细节,一共为『梦想号』拍了9999张照片。”
“舞厅展示的是船体外侧照片,其他照片在对应房间内分别陈列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