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他究竟有什么目的?……
宁寿宫发生的事,很快传到了仁寿宫沈太后的耳中。
她扶着沈南玥的手从小佛堂走出来,看着外头的日光,“这天是一日比一日冷了。就算出了太阳,也依然寒气逼人。”
沈南玥关心地道:“姑母,这儿风大,我替你拿件披风过来吧?”
沈太后摇了摇头,神色担忧。
“哀家不冷,哀家是担心你在晋州赈灾剿匪的哥哥。他去了晋州有些日子了,那地界还未太平下来,不知道乱子会不会更大。”
沈南玥心里也担心,她跟着姑母关上宫门吃斋念佛,一来是沈家要避开一些纷争,不在陛下面前扎眼;二来是替未曾见过已故的哥哥念经,也替去晋州的长兄祈求平安。
沈南玥隐隐听到姑母提及过晋州的匪患不太寻常,很可能会恶化成一场叛乱。她紧紧抓着沈太后的手,“姑母那该如何是好?要不要求陛下将哥哥召回来?”
沈太后凝视沈南玥半晌,“傻孩子。这是你哥哥为沈家所求,也是不得不做的选择。是福是祸,都看天命了。”
沈南玥明白姑母的意思,晋州是危险但同时也是机遇。
沈太后沉吟片刻吩咐道:“你去给你哥哥写一封信,把宁德大长公主回京救了落入风尘的李御史女儿一事告诉他。并说梁氏那边要跟宁德大长公主一道查官宦女儿被拐的案情,尤其是京城里十四年前的那一桩。还有给你哥哥备上一些御寒所需之物让人一道送过去。”
沈南玥点头应下,马上就去照办。
沈太后拨动手里的佛珠,心想,温氏当年走失之事早不查晚不查,偏偏在宁德大长公主救了一个风尘女子查了起来。
这里头定有蹊跷。
况且,温氏当时嫁了给阿舟,这跟沈家又有了关系。一旦又牵扯上沈家,于自远的处境来说是不利的。
自远当初去晋州之前,求她多看顾温氏。若是这消息不告诉他,只怕又要怨上她了吧。
—
梁太后等众人离开后,她还想着刚刚的事情。
她将心腹张嬷嬷唤到身前,“哀家觉得有点奇怪,那温氏从江南回到京城身边是不是一个旧仆都没有?”
张嬷嬷回想了一下,“回娘娘,应当是的。当时她入宫来还是欣太嫔的大宫女在她身边帮衬。她封妃后也未从娘家云阳侯府带丫鬟进宫伺候,现在所用的宫女皆出自陛下的承明殿。”
梁太后站了起来,走到一株凤凰振羽菊花的旁边,这花开的正盛,金灿的花瓣如同凤凰展翅起舞,她捻了捻那叶子,“哀家记得她对外说是她怀孕时有恶仆夺家产,被忠仆护着才安全把孩子生下来等到官府的人寻去。那为何她回京了,一个忠仆都不带呢?”
梁太后一边说着一边将那片碧绿的叶片扯了下来,自言自语:“除非是有秘密怕旧仆说漏嘴,干脆一个都没有带回京城。”
张嬷嬷附和道:“奴婢听说收养宸妃娘娘的那对老秀才夫妻已经过世了,这会不会太巧合了点?这样看来,宸妃娘娘只怕隐瞒了什么事情。”
梁太后转过身,面色微凝,“当时是经谁的手找到她的?让他再去查清楚,最好是能找到她的旧仆带回京城。还有跟她养父母相关的人也一并带回来。哀家倒是好奇这位宸妃还藏着什么秘密。若是她品行有污,胆敢欺瞒皇家,那可就罪加一等了。”
张嬷嬷低下头,“是,太后娘娘。”
梁太后等张嬷嬷离开,她不禁细想,李御史的女儿流落烟花之地,难道温氏真能那般好运?
如若温氏藏着的秘密是曾流落风尘,她隐瞒了此事,让皇家名声有污,这样的女子别说成为高位嫔妃,就连进宫的资格都没有。萧元炽就算再喜欢又如何,一旦知道她曾经为妓,心里就不会有芥蒂?这可跟良家女子守寡不一样了。
到时不仅宗室不容,言官也会弹劾。
—
京城里不知何时开始传起了李御史家女儿死而复生之事,有好事之人将缘由散布了出去,都知道李御史家的姑娘被拐入烟花之地后被救了出来,但李御史不肯认这个女儿了。这引得不少人痛骂李御史狠心,可怜那位李姑娘。
而原本要跟李家议亲的人家都渐渐态度模糊起来。
因此事从而宫里那位得宠的宸妃娘娘在六岁时曾走丢的旧事也被悄悄地议论了起来。
顺安候府内,魏川在书房泼墨画山河图,他的次子魏少朗从外间走了进来,“父亲,都已经安排的妥当了。”
魏川笔锋流畅,将那绵延地山脉一气呵成,他未抬头看着手画,“嗯。那就只要静待这场大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