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是朕==
帝王额头起了一层薄汗,微微闭了闭眸,骨节修长的手指握成拳头,手背青筋暴起,俨然是不舒服,难怪静慧大师会说“前世贵妃娘娘过得并不好”,原来她真的过得没有那么好。
她及笄之年被父皇册封为良娣,几月之后入东宫,良娣的地位仅次于太子妃,父皇之所以没有册封她为太子妃,也是因为后宫与前朝紧密相连,他的母后跟楚国公府是不会轻易同意太子妃之位出于别的世家,楚国公府最厉害的并非楚国公,而是楚二叔,楚二叔而立之年已为朝廷立下数次军功,有“战神”之誉,太子妃的人选本来就要经过重重考量。
秦煜对女色并不热衷,但对这位忠义侯府的三小姐也不排斥,她在人前可谓是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哪里都让人挑不出一点错来,但有时候又狡黠的跟只小狐狸似的,尤其是跟妹妹盛华公主在一块的时候,她表现出来的格外娇俏,像个没长大的小姑娘。
太子秦煜初时还觉得这姑娘怎么人前人后两副面孔,怕是那所谓“京城第一贵女”之誉也是靠她装出来的,等后来他发现她其实是个极其聪慧的姑娘,尤其是在管理东宫后宅,以及父皇病重之时,朝堂中的大臣蠢蠢欲动,排除支持太子登基跟中立的大臣,逍遥王背后的党羽占了朝廷的三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新帝登基,依旧会有朝臣不服,很容易导致朝廷动荡。
秦煜对谢姝宠爱归宠爱,但朝堂上的事情,他不会讲给一个妇人听,结果不知怎的她看出来了,她便用东宫女主人的身份邀那些大臣的夫人来东宫喝茶,用她的那一套来收买人心,软的不成,她还开始晓之以理,并用她们的家人来做威胁。秦煜听后啼笑皆非,觉得她想的实在是太天真了,然而让人未曾料到的是逍遥王党羽有一半被策反。
她当日是怎么与他说的:“殿下,就算再冷血无情的人,可能也会有软肋,那些人支持逍遥王殿下,还不是因为逍遥王殿下许了他们很多好处,总不能是因为逍遥王人好吧,只要殿下能许他们更多好处,他们很难不心动。”
秦煜失笑:“你跟你兄长都挺像的。”
忠义侯与夫人云氏生下两子一女,长子才华横溢,次子武艺高绝,小女才貌双全,确实各有特点,这样的女子确实可以母仪天下。
这种念头在太子秦煜脑海中一闪而过,当晚,先帝驾崩,临终前决定传位给这个最让自己骄傲的儿子,他说他当年是被静妃迷了心窍,所以才想废了他的储君之位,这一切非他本意,先帝正当壮年,之所以会驾崩的这么早,就是因为静妃给他下了美人蛊,哪怕后来静妃死的那么凄惨,先帝心中始终不甘心,因为他非常恨自己为何会被一个女子迷惑成这样,这抹悔恨伴随着先帝死前的最后一刻,为此他嘱托自己的儿子将来一定不要为情所困,要过一个贤明君主。
秦煜凤眸闪过一丝嘲讽,因为他父皇若不是被静妃的美色所迷惑,也不会中这个计,他当然不会像他父皇一样,轻易就被女色所迷惑,他知道何为“分寸”。
所以在给她拟定位分的时候,秦煜迟疑了,因为他已经给了她足够多的宠爱,他身侧也只有她一个女子,若直接立她为后,她会不会恃宠而骄。其实在东宫那一年的相处里,他就意识到了她对他的不同,但同时,他也明白,对于帝王而言,要将江山社稷跟百姓放在第一位,他也不可能将所有的心思放在一个女子身上。
最后他给她的位分是贵妃,入住承乾宫,想着等她怀上子嗣再晋封她为后,新帝登基,被册为贵妃的良娣谢姝也被接入宫中,晚上他们交颈而眠,他低眸看她,问她会不会委屈,她说他不会委屈,他下意识的抱紧了她,后来她去世的那几年里,昭楚帝想到这一件事,是懊悔的,因为她入宫的那一年是十六岁,在后宫没有皇后的情况下,她又怎么不想做皇后,在她接到圣旨的那一刻跟他问她的那一刻,她应该是委屈的。
他及冠之年登上皇位,前朝与后宫相互牵扯,不少世家要将女儿送入皇宫,但帝王都拒绝了,他不明白他为何要拒绝,但就是拒绝了,因为这个,太后觉得是谢姝给帝王下了迷魂药,才让他专宠一人,希望她能够劝帝王雨露均沾。
谢姝向昭楚帝提雨露均沾的时候,他心里是不痛快的,因为他不想她将自己往外推,熟不知因为太后是他生母,姑娘在这里面其实是两边为难,要不为难,那势必要得罪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