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宠妃VS宠妻23
皇上从沈云萱这仔细学了新记账法,回去琢磨到半夜,第二日便召集几位大臣研究,命各部将账本换成新记账法,并将表格活学活用到更多地方。
梁丞相觉得女儿被禁足许久了,应该给皇上个台阶把女儿放出来了,便难得赞同道:“皇上英明,表格和数字的用处当真广泛,新记账法一出,全天下记账之人都能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好啊!”
各部尚书也纷纷跟着夸赞了几句,都以为这是皇上琢磨出来的呢。皇上等他们夸完,嘴角一勾,“能得几位爱卿夸赞,贤妃必定十分欢喜。”
梁丞相面色一僵,“贤妃?”
皇上笑道:“是啊,此乃贤妃打理宫务时完善的记账法。贤妃聪慧无双,又做出一大贡献,朕心甚慰。不如,就将此记账法命名为‘贤式记账法’,众爱卿以为如何?”
几位大臣都有很吃惊,在他们眼中,世间女子多是贤良淑德,打理家事,从未有日常用到的东西是女子研究出来的,如今却说这么好的新记账法是贤妃研究的?他们一时之间都不知该作何反应。
还是沈修远最快反应过来,惊喜地热泪盈眶,“贤妃娘娘自幼聪慧过人,入宫得皇上看重才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臣代娘娘多谢皇上隆恩,这贤式记账法当真是造福天下的好东西啊!”
梁丞相瞥他一眼,这点东西就称得上“造福天下”?真会给贤妃脸上贴金!他立刻开口道:“皇上,自古以来,后宫与前朝都不宜关联。贤妃娘娘的记账法好用,大可以推广出去,但以贤妃的封号命名大大不妥。到时岂不是三教九流都会将娘娘的封号挂在嘴边?
且皇后娘娘称病已久,贤妃娘娘代掌宫权,若是再声名远扬,压过国母,对皇家名声也是大大不利啊,还望皇上三思!”
皇上似笑非笑,“什么时候好名声还能对人不利了?既是好事,就该传扬,让天下人都知道贤妃的功劳。否则众爱卿让谁顶了这功劳?各位饱读诗书,总不好做出抢功之事吧?”
梁丞相忙道:“臣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就好。皇后身体不适,无法打理宫务,贤妃身怀六甲代掌宫务,不但令宫内上下风气一正,还缩减开支,捉出了贪赃枉法的蛀虫,这正显示出了她的贤德。
众爱卿读书为官,做了好事就是政绩,就能升官,怎么到了贤妃
这,就让她隐姓埋名,这是什么道理?”
皇上摆摆手,“贤式记账法就这么定了,还有,贤妃制定的新规也颇为实用,各部尚书都拿回去仔细阅览学习,为各部调整更合适的新规,少些繁琐无用的东西,提高办事效率。”
沈修远大声应是,其他大臣见皇上心意已定,自然也跟着应了。在他们看来,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没必要跟皇上对着来。只有梁丞相面无表情,很不痛快。
皇上把贤妃当个宝一样,就越发显得将梁妃当根草。更何况贤妃掌宫权、怀双胎,还有个十分出众的哥哥,若再美名远扬,在后宫的势力就更大了,势必压得梁妃喘不过气,这绝不是梁丞相愿意看到的局势。
皇上才登基三年,梁丞相已经隐隐感觉拿捏不住皇上了,若梁妃再倒下,恐怕梁家危矣。梁丞相离开皇宫上了马车,掀开帘子瞥了皇宫一眼。
他纵横官场几十年,皇上从前不过是个不受宠的皇子,他自是没将皇上放在眼里,在皇上登基之初,行事张狂了些。没想到皇上胸有沟壑,飞快成了气候,他们丞相府就成了皇上的眼中钉。
如今他已不能退,否则等待梁家的就是万劫不复。除非梁妃诞下皇子,他便可以告老还乡,做出退让,给梁妃的皇子换一个太子之位。那样皇上能彻底掌控皇权,梁家后代的安危也有了保障,可谓是双赢。
原本一切都发展顺利,可恨竟冒出个贤妃独得圣宠。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收拾贤妃兄妹给梁妃扫清障碍,也算给皇上的一次敲打,只有他们梁家,才最适合做未来太子的母族!
贤式记账法一经推出,沈云萱的名声就传扬了出去。还有那些新规,虽然部门不同、职能不同,但有些东西一通百通,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需要管理,新规中许多管理的妙处都值得借鉴。所以考核、培训、投诉等等规则便传开了,连铺子庄子都在用。
从前众人只知贤妃乃是当朝宠妃,如今再提起贤妃却都夸赞她聪慧无双,极是贤德。
年夜宴上,皇后、梁妃和众妃嫔都参加了,沈云萱打扮得中规中矩,完全没抢皇后的风头,就连梁妃的头面瞧着都比她名贵两分。但众命妇就是觉得沈云萱最有威信、最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