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显然他们之前并没有在殿上, 否则也不会再将这话说出来了。
李大人悠悠的道:“粮草齐全, 账物相实!”
蔡太师:“不可能, 明明都……”
“蔡太师就这么相信这十个下人的话,他们都不能证明他们在哪里看到的,又有谁能够给他们证明当时他们就在现场?”
“我们亲眼看到的!”
“谁能给你们证明?物证呢?”
十个人彻底傻住。
怎么可能?
人证物证都有吗?
真的都有。
人证有,只说自己是看到的,一共十个人,事实上也确实是。
那些被烧了的东西,也真的是。
这次的让叶将军和谢大人他们进京述职, 也是他们十个人确定粮草烧没了才敢来的, 要不这头得有多铁才敢往前凑啊。
可是证明自己在那里看到,还要让别人来证明, 这就难办了。
总不能说是自己偷偷摸摸着的吧?
偷, 盗,抢, 乃死罪!
真那样的话不用别人,皇上就能将他们给处决了。
蔡太师当时的想法是没有烂掉,烧了也行,反正就是没了。
更何况被烧了粮草, 罪过更大。
正因为如此,才会进谏叶峰和谢一林,哪里会想到竟然还会有这么一出。
任意被皇上派过去的李大人自然是有一说一的,更何况现在蔡太师还想把他也葬送在这事里面,越是这样, 他就越是要实话实说。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皇上只得暂停此事的争辩。
另外派了人快马加鞭前往边关取证。
见皇上马上又派人前往了,那十个人还松了一口气呢,只要看到那被烧过的地方就行了,他们就不用证明什么了吧?
只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那个被烧过的地方,早就被挖成了一个大坑,石头开采完毕,后来更是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库了……
当然了,谢一林也没有让这十个人自在。
在皇上问道还有何事的时候,谢一林以偷窃罪将这十个人给告了。
告的也不是御状,而是告到了御史台。
尽管在朝上坐着的就是皇上,可是这样的小事还用得着劳驾皇上吗?
只所以告到御史台,而不是大理寺,也是有原因的。
既然这十个人是偷窃了,那么作为这十人的主子的蔡太师自然是要连座的,所以御史台接了。
王子谦更是迅速的从衣袖里呈上一份奏折,里面还有一份谢一林在三个月前呈上来的奏折,两方一折合,好嘛,可不就是正好对着这十个人的。
皇上看完奏折直接就扔了下来:“蔡太师你自己看看!”
蔡太师捡起来,看完后,脸色刷的就变了:“陛下明鉴,老臣不知啊!”
奏折上所写的是有十个人要纵火烧粮草,被巡视的谢一林带着羽林卫给拦下,在捉拿的过程中有一列个中好手将十个人给迎走了,而后就失去了消息。
随后谢一林为了避免坏人逃窜,还写了一份奏折往御史台,奏谏那些知法犯法的人。
因为那十个人其中有一个人提起过去太师府避难。
十个人!
纵火!
太师府!
嗯,正好都对上了!
至于奏折里所写的太师府千好万好,
更是将蔡太师吓的差点晕过去。
皇上还在上面坐着呢,这玩意他可不敢认。
天下之大,皇上为尊。
如果自己的太师府比皇上都要好,那岂不是自己找死?
皇上的猜疑心向来就重,更何况还是在这个时候。
因此蔡太师一张嘴就将自己给择出去了:“陛下明鉴,老臣不知啊!”
没有了蔡太师的担保,那十个人就这么着被判了斩立决!
直到死,这十个人的心里才后悔了。
早知道就不那么死咬着不放了,总归还有可能有条小命的吧。
只是,有钱难买早知道。
接蔡太师的这个任务的银子还没拿到手呢,就这么死了,说自己冤都没人信。
人证被砍,物证未确定。
所以谢一林和叶将军就只能留在京城。
既然是不能在此时回去,那也就只能安静的呆在京城等消息了。
一个在将军府,一个在御史府,除非皇上召见,否则不允出府。
这也等于是变相的软禁。
谢一林并没有闲着,将自己如何将粮草给换出来的没有任何隐藏的都和老师说了。
原来那些烧没了的实际上是车架,就是让叶子明后来新做的那些,至于那上面的雨篷则是和粮草车一样的,雨逢布下面则是用竹子搭起来,车上那肯定就是空的了。
至于那些真正的粮草车早就在那些监视着的人不注意的时候给运走了。
粮草车摇晃着的时候,就是在更换了,当然了,这是谢一林自己做的。
有着药植空间作掩护,很快的就更换了,不过,这话显然是不能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