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个男人,叫刘翔
一直想写一个我以前的采访对象的故事,他是个运动员,田径运动员,我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和他认识,到现在已经13年了。我曾说,从某种角度,他遭遇的大起大落,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名字,叫刘翔。
1
先把镜头拉回到2008年8月18日,北京鸟巢体育场。
我坐在记者席的第三排,面对男子110米栏预赛的跑道。
刘翔撕下号码贴纸的一刹那,我站了起来。
旁边的人还在问:“怎么了?”
另外一个人淡定地回答:“没事,上届奥运冠军,可以直接进入决赛。”
我已经没心思去纠正他了,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刘翔退赛了。
10天前,2008年8月8日,刘翔进驻北京奥运村的那一晚上,搜狐博客约我写了一篇博文。这篇博客,在刘翔退赛那天,被人翻了出来,点击爆棚。很多人在下面留言:噢!原来刘翔是真的受伤啊!
![](/uploads/allimg/230Q2/1-230Q2211AC57.jpg)
2008年奥运会,刘翔因伤退出比赛
在鸟巢体育场外面的走廊里,我决定给刘翔的父亲刘学根打一个电话。
手机拨通,响了一下,被掐掉了。
老刘从来不掐我的电话。
过了大概两分钟,他的电话回了过来。
接起电话,我发现我自己居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
结果是电话那头的老刘先开腔:“没事的,真的,没事的。”
![](/uploads/allimg/230Q2/1-230Q2211AK12.jpg)
当时我写的博客
我居然一下子有点哽咽起来。
怎么可能没事呢?
2
现在,回到2004年8月28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
作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奥运持证记者,我就在雅典。但根据比赛分工,我不在田径赛场。刘翔的那场比赛,我是在奥运村自己的房间里,通过闭路电视看的直播。
结果自然大家都知道,12秒91,冠军。
这个赛前被我做报道计划列入“可能会登上领奖台”的上海小伙子,居然拿到了金牌!
在那个没有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的年代,我开始疯狂刷BBS(电子公告牌系统)。那一夜,有一句话在各大BBS广为传播:“今晚,中国的女人都哭了,中国的男人都醉了。”
那一晚,我的一位在后方的报社男同事,和几个同事一起喝酒到凌晨5点。回到家,不顾妻女已睡,他把床单扯了下来当国旗披在身上,在家中每个房间里乱窜并大喊:“我是刘翔!我是刘翔!”
回国后,我接到了报社的任务:刘翔希望出一本自传,由我来担任主要的采访整理者。
那是2004年9月的一个下午,在上海普陀区的海棠苑小区,刘翔的家,我第一次见到了刘翔本人。
那是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他从自己的小卧室走了出来,明显没有休息好,眼皮还有些浮肿。
“叫哥哥!”刘翔的父亲在旁边说了一句。
刘翔愣了一下。
![](/uploads/allimg/230Q2/1-230Q2211AH01.jpg)
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
我忙不好意思地摆手:“别别别,没比你大多少。”
刘翔笑了笑,伸出了手:“张记者,你好!”
那是我对刘翔的第一次采访,按理,应该为他的自传搜集很多第一手材料。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很多时间都花在对电脑游戏的讨论上了。
“《传奇》后来不玩了。《帝国时代》,你懂的呀,那时候造农民都要掐秒表的,到几秒造一个,不然后面死得家都不认识。”刘翔说起这些来眉飞色舞。
那一年,刘翔21岁。
3
现在回想起来,2005年,应该是刘翔最火的一年。
![](/uploads/allimg/230Q2/1-230Q2211AMA.jpg)
《我是刘翔》封面
其实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结束回国后,刘翔就已经蒙了。奥运归来第一次回家,他发现道路两边,站满了自发来欢迎他回家的市民。
半天,刘翔不敢下车。
车里的老刘拍了拍他的肩膀:“接下来,不是看你成绩,是看你做人了。”
2005年,刘翔的热度达到了巅峰,各种各样的邀请、采访、广告,让他晕头转向。
那一年,有位朋友带话过来,一位在温州做生意的朋友希望我牵线,能和刘翔吃顿午饭。“人家愿意出20万元。”朋友对我说。
面对热潮,刘翔渐渐选择自我封闭。“我别的不担心,就是担心他太封闭了,会闷掉,整个心态会受影响。”刘翔的父亲不止一次对我这样说。
![](/uploads/allimg/230Q2/1-230Q2211AN00.jpg)
镁光灯下的刘翔
2005年,深圳观澜湖承办了“全国十佳体育劳伦斯”的颁奖典礼。刘翔是候选人,我是采访记者,都去了。
颁奖典礼前一晚,我到刘翔的房间去玩。那时候,为防止媒体采访,他那一楼层的电梯口,已经开始专门有保安站岗了。如果不是刘翔自己从房间里出来接我,我根本进不去。